...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北、辽宁等地。以上两种昆虫的幼虫(桑蠹虫)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①《纲目》:"有毒。"②《本经逢原》:"甘,温,小毒。" 【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小儿急惊风及疗肿。...
...泄泻:毛大丁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⑨治风湿水肿:鲜毛大丁草一至二两。水煎服。(⑦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⑩治小儿疳积:毛大丁草三钱,同鸡肝一个或猪肝二两,加水煎汤,去药,食肝及汤。(《江西民间草药》)⑾治跌打损伤:毛大丁草五钱至一两。水煎,...
...之方,错杂游移。不知治惊总以心、肝、胆为主。若治时邪,须兼肺、胃、脾、肾、三焦、营卫、经络而论,大不相同也。更有一种称慢惊风之病名者,尤属怪诞不经,必当亟为驳正。(《临证指南》)小儿风热惊搐,乃常病也。搦时切戒把握手足,握持太急,气血偏胜,...
...清代学者。字理堂(或作里堂),晚号里堂老人。甘泉(今江苏江都)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博学多识。尤擅易学、算学,亦精医理。曾南游江浙、北及河北、山东等地,常与人论医。辑有《吴氏本草》一卷(1792年),多取材于《太平御览》等,今存...
...脉俱旺”,判为“真胎脉也”。郑公笑曰:“十年不生安得有此”,案主则断然曰:“不但是孕,敢保弄璋(男胎)无疑”。遂用养血调气安胎之药,一剂胸膈宽饮食进,二剂胎气动子母俱安。又如《南案》第五案诊左公夫人饮水即吐粒米不咽者,诸医皆云是隔症,技穷...
...清代医学家。字在田,武进(今属江苏)人。尝官至荆州吏目,医理深遂,尤精于儿科。他不同意一般以小儿无补法的见解,多用温补兼消散以治疗痘症,又认为慢惊风也属虚寒;宜用温补。唯有急惊风可用清凉,反对一味用清凉药物。所著有《福幼编》、《遂生编》各...
...急惊风变成痫者.此心病也.心主惊.惊久成痫.盖由惊风既平之后.父母玩忽.不以.使急痰停聚.迷其心窍.或一月一发.或半年一发.或一年一发.发过如常.近年可治.久则不可治矣.宜服如神断痫丸治之.黄连(五钱) 白茯苓(三钱) 石菖蒲(三钱) 胆...
...。参杏膏 治小儿变蒸潮热。人参(半钱) 杏仁(去皮尖,一钱) 炙甘草(一钱) 川升麻(煨,五分)上为极细末,百日以前,每用一字,麦门冬煎汤调服。(《经验》)柴胡饮子 治儿变蒸之期,有似伤寒,两疑之间,用之极稳。软柴胡 紫苏叶 薄荷叶 陈皮 ...
...牛胆南星 青礞石(同焰硝 。各一两) 天竺黄(半两) 青黛(半两) 芦荟(二钱半) 辰砂(三钱) 僵蚕(炙,半钱) 蜈蚣(一钱半,烧存性)上为末,甘草煎膏,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二丸。急惊风,煎姜蜜薄荷汤下。慢惊风,煎一方 治小儿盘肠气痛...
...推拿穴位名。又名威宁。用掐法或揉法治头痛、耳鸣、急惊风、手不能屈伸等症。①位于腕背横纹的尺侧端(见《小儿按摩经》)。②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基底部的桡侧。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③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约与外劳宫相平处。见《幼科推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