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上谕”十六条,“以为化民成俗之本”。圣谕像解即根据这些“上谕”配图解说的书。编者在序文中说:“摹绘古人事迹于上谕之下,并将原文附载其后……粗为解说,使易通晓。” 〔3〕二十四孝图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所传孝子二十四人的故事,编为...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99.html

以眼还眼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就是作政论看,也是极有力量的。 然而杜衡先生却又因此替作者捏了一把汗,怕“将使作者大大地开罪于许多把群众底理性感情用另一种方式来估计的朋友们”。自然,在杜衡先生,这是一定要想到的,他应该爱惜这一位以凯撒传给他智慧的作者。然而肯定的...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66.html

“三十年集”编目种-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210二心304南腔北调251二八,○○○○ 5.伪自由书218准风月谈265160二四,○○○○ 6.花边文学杂文说林偶得 7.中国小说史略372古小说钩沉上 8.古小说钩沉下 9.唐宋传奇400小说旧闻钞160二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54.html

六论“文人相轻”——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不行的,因为文坛究竟不是养老堂,又所以专门“卖俏”,也不行的,因为文坛究竟也不是妓院。 卖俱非,由非见是,混沌之辈,以为两伤。 九月十二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十月文学月刊第五卷第四号“文学论坛”栏,署名隼。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46.html

论新文字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只识拉丁化字的人们写起创作来,才是中国文学的新生,才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因为他们是没有中一点什么庄子文选之类的毒的。 十二月二十三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一日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署名旅隼。 〔2〕...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14.html

病后杂谈之余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为旧学,扉页背面印有南朝梁萧统文选句:“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光祖宗之玄灵,振大汉之天声”四句,前句见文选卷一东汉班固西都赋,后句见同书卷五十六班固封燕然山铭 〔24〕乾隆皇帝南巡清代乾隆帝在位六十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76.html

“立此存照”(一)-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立此存照”(一) 晓角 海派大公报〔2〕的大公园地上,有非庵漫话,八月十五日的一篇,题为太学生应试,云:“这次太学生应试,国文题在文科的是: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理科的是拟南粤王复汉文帝书,并把汉文帝遗南粤王赵佗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68.html

论毛笔之类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毫,以免国粹渐就沦丧。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然而这办法却是没有好结果的,不是无效,就是使一部份青年又变成旧式的斯文人。 八月二十三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九月五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署名黄棘。 〔2〕...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11.html

韦素园墓记原文-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二十七日致台静农信:“素兄墓志,当于三四日内写成寄上”;又作者同年四月三日日记:“以所书韦素园墓表寄静农。” 〔2〕韦素园(1902—1932)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员。译有果戈理中篇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85.html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出自杂文_【鲁迅全集】

...日文书籍。一九二七年十月与鲁迅结识后常有交往,一九四五年回国。 〔2〕支那人气质长期旅居中国的美国传教士斯密斯(AHSmith,1845—1932)著,日本有爱江保译本,一八九六年东京博文馆出版。参看华盖续编·马上支日记(七月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22.html

共找到1,156,7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