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理特点_【中医宝典】

...白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人还是从皮毛而人,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97.html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内伤学说,阐发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精辟论点。在生理上,强调脾主升清;在病因方面,多责之于“阳气不足”;在治疗上,着重温补脾阳,升提阳气。 李家民深刻领会内经及东垣脾胃论的精神实质,并将其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儿科疾病的证治上。李家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儿科素发达,种痘技术播海外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不为人知,后代均操儿科,尤以五世孙范思贤名重于世。据东皋隐若传云:“其先世在宋时有为防御者,医小儿名。思贤为防御五世,传其业,益精。居旁近人无贫与富,有小儿疾,辄趋思贤求医,其为医,务利人不务利己,名愈益。”嘉兴闻人规广求古人议论,证以己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7.html

中国古代医事法规研究_【中医宝典】

...其中载病的有323片,415辞,包括二十余种疾病的名称。这证明了早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医疗活动,但是在这一时期是医巫不分的,由于医疗水平的低下,医学带有很浓厚的“神”的色彩,所以也就谈不上有专门的医事法规。真正有据可查的医事法规见于周礼...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1.html

幼幼新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四十卷。宋·刘昉撰。刊于1132年。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是一部儿科集大成之作。卷一-三为综述部分,包括求子、方书叙例、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卷四-五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卷六为先天疾病;卷七-十二论蒸忤,鬾、啼...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951.htm

幼幼新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四十卷。宋·刘昉撰。刊于1132年。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是一部儿科集大成之作。卷一-三为综述部分,包括求子、方书叙例、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卷四-五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卷六为先天疾病;卷七-十二论蒸忤,鬾、啼...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63.htm

保赤存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十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病的名称以及麻痘病的治法等,均作了系统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66/395.htm

保赤存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十卷。清·余含棻撰于1834年。本书就儿科疾病的证治理论与方药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特别对于儿科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小儿体质的属性及治法,惊风病的名称以及麻痘病的治法等,均作了系统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86.htm

周选堂(着)_时病论歌括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顾问、编辑等十余兼职。撰有(时病论)歌括新编莲溪医话莲溪浪吟等著作,获科技成果奖、老有所为精英奖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gekuoxinbian540/147-1-0.html

要重视易经与四大经典的学习--思考中医启示录_【中医宝典】

...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博士所著的中医基础理论时就应该有易经的内容,很可惜没有。后来也没有开设专门的易经课,只在一门选修课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里简单介绍一下。讲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临床课时,都只讲脏腑辨证,哪跟易经沾边呢?与临床相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28.html

共找到603,9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