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身体要有好心情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成人所患的疾病很多来自精神创伤。情志是指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反应,即中医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别由心、肝、脾、肺、肾五脏所主。 情志内伤是重要的致病原因,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指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05.html

浅谈中医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学除了运用药物、针灸治疗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平衡以外,尤其强调以养生来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健康目的。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防病思想。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58.html

细论养生:生病源于“过用”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正常情志可使气血运行保持动态平衡,反之则气血逆乱。所以,内经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障。素问·上古天真明确告诫:“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之喜怒哀乐皆为正常生理表现,但当变动过剧或持久不解,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79.html

内经“神明”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孟琳升 内蒙古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神明”一词,内经曾多处应用,计素问14次,灵枢2次,且专有八正神明篇。然考其含义,则各随自然界与人体特性之异,乃有不同划分。 其自然界“神明”者,气交变大外,生气通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16.html

“神补”胜过药补、食补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人们提起养生,都会津津乐道于健康饮食、运动健身以及时令进补。其实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古时养生家把养心神、调情志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 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3.html

春季养生三重点:调神活动宽身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形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气调神大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人体要很好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790.html

中医时间观与养生_【中医宝典】

...四时气候的变化。通过四时的调养,才能使精神内守,生气不竭,防止疾病的发生。情志应四时的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阴阳应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70.html

情志养生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情志养生 我国古代养生学家把人们复杂多变的情志早就归纳出来,称之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 “七情”本来是人体正常的感情活动,若是这些情志的变化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将内心的情绪表露于外,对人体...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633.html

宋元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内容颇为详尽,是老年医学专书。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对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更趋完善。(一)强调精神摄养根据老年人的精神情志特点,陈直指出:“凡丧藏凶祸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惊,悲哀忧愁不可令人预报……暗昧之室...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htm

调神养生法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历代养生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素问·上古大真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养生贵乎养神”,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靠饮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6-2.html

共找到490,2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