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由来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书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医院学生学习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内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2.html

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湖北中医学院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 ●形神共养是指思想安闲清静,心无杂念,可保正气调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饮食冷热 关乎健康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④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饮食养生不但要做到节五味、节饥饱、调和五味,而且还要调寒热。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脾胃论·摄养篇做了进一步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28.html

黄帝内经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意的总称。黄帝内经将其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七情和五志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七情相对五志而言,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表现于外的情绪。五志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隐藏于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内经“神明”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孟琳升 内蒙古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院 “神明”一词,内经曾多处应用,计素问14次,灵枢2次,且专有八正神明论篇。然考其含义,则各随自然界与人体特性之异,乃有不同划分。 其论自然界“神明”者,气交变大论外,生气通天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16.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诠释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是中医长寿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研究身体健康益寿延年的理论。总结了两千年以来古代人类养生长寿的经验,对养生之道做了高度的概括。如在索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08.html

起居养生法让人精力充沛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居室环境和气候、起居有常等方面。中国的传统起居养生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就有一段有关起居养生的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558.html

黄帝内经书名的文化内涵_【中医宝典】

...时间,融注了几代优秀医学家们的成果。该书的定名一方面受汉代“托古之风”的影响,一方面也包含了对这位人文始祖的赞颂,冠名“黄帝”。在书,不少篇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的问答之语,说明内经的真正作者们,收集了大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8.html

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的理论已经基本完善,从此,就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我们能见到的只有一部黄帝内经了,另外六部著作已经佚失了,但从其内容和成就来看,的确非同寻常。很难想象,这样丰富知识含量和完备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0.html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精微论上说:“诊 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诵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常以平旦当按俞樾之说解释为“尚以平旦”(见古书疑义举例),意思是说以平旦最为理想。对于正常的脉象在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7.html

共找到595,5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