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出古今医统。近代中国针灸学等书名为肠风。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处。主治小儿饮水不歇,黄疸,肠风下血,痔疮,腰痛,遗尿,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73.htm

程莘农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程莘农,1921年8月24日出生,中医、针灸专家,江苏省淮安市人。其著作有中国针灸学概要中国针灸学针灸精义等。 程莘农照片 一、生平 程莘农,1921年8月24日出生,中医、针灸专家,江苏省淮安市人。11岁开始习读中医书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0.html

环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直刺1-1.5寸。艾炷灸5-15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00.htm

经络总论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2-0.html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受益。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htm

灸血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灸血病。在第三骶骨嵴之高点处。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妇人血崩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165.htm

泽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尺泽前下一寸,直对中指处。主治甲状腺肿大,上肢麻痹,前臂痉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45.htm

身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女人胞落颓,……又灸身交五十壮,三极,在脐下横纹中。”近代中国针灸学定位在腹正中线,脐下0.3寸处。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则谓在脐下3寸。主治便秘,尿闭,遗尿,白带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18.htm

里内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126.htm

胁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外台秘要:“胁堂,在腋阴下二骨陷者中。主治胸胁支满,胪胀贲(犭屯),噫哕,喘逆,瞻视目黄。举腋取之。”近代中国针灸学则定位在“腋窝下二寸陷中,当渊液穴斜上一寸之处。”主治心内膜炎,肝病,胸膜炎。灸3壮。...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70.htm

共找到473,9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