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传统观念——医者意也_【中医宝典】

...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含意与表现形式入手,以求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神韵”所在;沿着医学的轨迹,而不是文人的雅兴 [4] 来探索传统医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一、出典与含义“医者意也”初见于后汉书·郭玉传 [5] 。其记述如下: 郭玉,和帝 (89...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7.html

健走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及推广_【中医宝典】

...健走运动,是国家体育总局倡导和推出的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讲究姿势、速度和时间等要素的步行运动。推广项运动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动科学健身,展现城市形象,提高全民素质,促进¾济发展,宣传科学简易的健身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2944.html

医学史的概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概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中国医学史历史悠久,它是研究中国医学本身发生发展历史的学科;中国医史学则是以中国医学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元科学。它是研究中国医学史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要把历史本身研究和把研究历史学科作为对象的研究混为一谈。如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htm

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_【鲁迅全集】

...在人身中环流,这和一切社会制度有什么关系呢,却也被攻击了一世。然而结果怎样?结果是:血液在人身中环流! 中国人要在这世界上生存,那些识得十三经的名目的学者,“灯红”会对“酒绿”的文人,并无用处,却全靠大家的切实的智力,是明明白白的。那么...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98.html

中国小说史略序言-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注解】 〔1〕 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 最早有英国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一九○一年伦敦出版)、德国葛鲁贝中国文学史(一九○二年莱比锡出版)等。中国人所作者,有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一九○四年出版)、谢无量...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68.html

近代中医药界的抗争与革新运动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930年)底止。乙.禁止旧学校。丙.其余如取缔新闻杂志等非科学之宣传品及登记介绍旧医等事由,卫生部尽力相机进行。这就是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废止中医案”。全国中医药界联合请愿,1929年2月26日,上海新闻报首先披露此事。消息传出,全国为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3.html

中医是科学吗_【中医宝典】

...科学方法和认识。哲学的方法有东西之分,科学也有东西方之分。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形式逻辑和实证主义是其基本的认知方式,它偏重于分析还原的方法,着重形质实体的研究,研究科学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征服自然;而中国传统的科学,经验积累加直觉领悟是其基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5.html

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交流_中国文学_【文学360】

... 。阿Q正传传到西方后,法国作家R.罗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着中国文学的广泛传播,其价值愈来愈为世界了解,世界文坛也给了中国文学以更高、更科学的评价。 中国文学一方面对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第一次高潮...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661.html

历史的痕迹 未来的钥匙——中国中医名人榜序_【中医宝典】

...吴大真 自从司马迁著太史公书撰写“扁鹊苍公列传”开始,中国历史上为医家立传就成为了一种传统。汉唐以降,国家修撰的正史中独设“方伎类”以记录彰显历代各地名医,更成为一种制度。中国人爱好历史,更爱好人物史,除王侯将相之外最看重的就是文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46.html

辽夏金元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学者帮助伊利汗国发展科学文化,如当他命令纂辑被赞赏的合赞史一书时,曾由拉施德丞相招致中国学者李大迟与倪克孙二人协助工作,合赞汗的继任者完者都汗继续遵循了合赞汗上述发展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伊利汗国著名的政治家、医生兼学者拉施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0.htm

共找到488,9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