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学史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丰富的文献进行了初步调查,对于藏医史的研究,无疑像一种催化剂,使藏医史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七十年代末,有不少藏医药史研究论文开始零星地出现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如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医新医药杂志中草药通讯等,都开始有少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4.htm

研究方证的一部力作——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述评_【中医宝典】

...□ 鲍艳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初学者常有茫然困惑感,有人主张从源及流,先从医学经典入手,也有人主张从流溯源,先从浅显易懂的后世医书入手。岳美中教授在当读的古医书中回忆自己的学医心路历程时感慨道,“学习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736.html

伤寒论的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赞同庞安常使用麻黄、桂枝、青龙各方当因时因地治宜的观点,春夏季在上方中加入清热品。关于伤寒方药的研究,朱肱采用以方类证的方法,以伤寒论方为条目。汇聚有关条文,一方多用时,则汇集一处。此外,朱氏对温病的认识也颇有见地。除冬伤于寒温热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8.htm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取得新进展_【中医宝典】

...日前,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汇报会上获悉,今年启动的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课题不仅完成了古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报告初稿和现代中医学术流派现状评价要素的调研咨询,还编撰了地方性医学流派及特殊医学流派研究大纲,进行了现代中医学术流派调研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56.html

中药炮制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五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对中药炮制经验的继承和炮制历史文献的整理,都进行了大量工作。1963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与山东中医研究所、陕西省渭南卫生学校等单位协作,搜集整理166种中医药文献中有关中药炮制的记载,编写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0.htm

脏象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脏与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脏象,原作臆象、藏象。“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象者,像也。论脏腑形象,以应天地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如“心象尖圆,...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3-0.html

中医肺脏实体研究_【中医宝典】

...密切相关。中医肺脏理论应该是建立在人体形体研究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1] 胡剑北.中医脾脏实体初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5):7. [2] 赵思俭.从灵枢·肠胃篇考证殷商时代的解剖成就[J].天津医药杂志,1965...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09.html

中医理论各专题内容的探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体质类型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传统中医体质类型的遗传及基本特征,证实中医体质类型的客观性。(八)中医时间医学五十年代初,中国大陆的中医发展迎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在理论上,随着内经研究的深入,时间医学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1955年,四川...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5.htm

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二、内科 三、外科、骨伤科与皮肤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五官科 七、口腔科 八、针灸科 九、法医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 一、史记中的医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index.htm

中医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及意义_【中医宝典】

...在于有助于回答中医理论的合理性问题、特质问题和观察的理论与文化负荷。中医的元哲学之一,古人曰,易为中医医理母,医“不知,不足以言太医”。中医哲学研究就是中医知识谱系的考古学。 我们研究中医元哲学既不需要抽象空洞无物的元哲学争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66.html

共找到641,9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