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养,疏泄太过证也。治当柔肝缓急,《伤寒论》芍药甘草汤,首选方也。拟:白芍15g 甘草15g 三剂二诊:尿频、尿急明显减轻,纳化仍差,于原方加鸡内金10g ,三剂。三诊:小便失禁之状,再未发生。患者惧病复发,求再服三剂,余欣然授之。...
...藏医书。奚啻万卷。胥熟读精思。舍短取长。故为人治病。辄多奇效。惜冗于诊务。乏暇着述。所作仅数种耳。《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已由哲嗣合刊流传。尚有《方外奇方》。《凌临灵方》。《本草害利》等书。未付剞劂。今岁裘公有三三医书之创刊。圭思中医...
...医学丛书。又名《外科全书十种》。清·高思敬撰。1917年刊行。本书名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十二卷,《外科三字经》一卷,《外科问答》一卷,《逆证汇录》一卷(以上均外科著作),《五脏六腑图说》一卷,《六气感证》一卷及《运气指掌》一卷...
...医学丛书。又名《外科全书十种》。清·高思敬撰。1917年刊行。本书名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十二卷,《外科三字经》一卷,《外科问答》一卷,《逆证汇录》一卷(以上均外科著作),《五脏六腑图说》一卷,《六气感证》一卷及《运气指掌》一卷...
...其学术观点被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等所宗,形成了中医外科的又一大学派——全生派。高锦庭(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揭示了外科病因的一般规律,立论以鉴别诊断为主,并将温病三焦辨证学说融合于疡科的辨证施治之中,认为“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
...之翌日,液积如旧。余向于此证以技穷而谢绝,今患者因手术、穿刺无效,失望于外科,转恳于余,始诺一试。以其膝肿发热,步履维艰,腰重如带五千钱,及舌苔黄腻,脉滑略数,视为湿热下注,即《金匮要略》肾着类证也,拟三妙汤加味治之。不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
...元代医家。里贯欠详。尤精于外科,对痈疽疮疡外证有所研究,认为其证乃阴阳失和、气血凝滞所致。尝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着有《外科精义》三卷,于中医外科颇多发明,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关键词:《章次公医案》 虫类中药 痹症 头风痛 肿胀 小儿惊风 章成之先生(1903~1959年),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早年攻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炙于丁甘仁、曹颖甫诸先生。在沪从事诊务,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
...外科著作。包括《疡科临证心得集》三卷及《疡科心得集汇方》一卷。清·高秉钧撰。刊于1805年。本书记述作者治疗外科病的临床经验心得,特别对于各种不同的外科病证的辨证有较详细的阐述和发挥。书末附有《家用膏丹丸散方》一卷。是有清一代三大外科学派...
...外科著作。包括《疡科临证心得集》三卷及《疡科心得集汇方》一卷。清·高秉钧撰。刊于1805年。本书记述作者治疗外科病的临床经验心得,特别对于各种不同的外科病证的辨证有较详细的阐述和发挥。书末附有《家用膏丹丸散方》一卷。是有清一代三大外科学派...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