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逸结合_中医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生命在于运动,孕妇也必须保持经常而有适度的活动,才能使全身气血流畅,胎儿得以长养,生产顺利。古代医家就告诫过逸对于母子的危害,小儿病源方论·小儿胎禀说:“怀孕妇人,……饱则恣意坐卧,不劳力,不运动,所以腹中之日胎受软弱。”万氏妇人种...

http://qihuangzhishu.com/79/28.htm

中医内科发展简史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进入奴隶社会,中医内科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疾首”、“疾身”、“疾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1-2.html

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隋唐五代时期,中医儿科有了迅速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儿科专业初步形成,对儿科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整理。据唐六典新唐书·百官志等记载,唐太医署所没医科系下之“少小”,即为儿科,可见,早在公元七世纪初,我国医学分科上即把儿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53.htm

遗尿验方秘方_泌尿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 牡蛎 茯苓 桑螵蛸各16克 肉桂 龙骨各8克 共为细末。每服3~4克。 --中医儿科 2、虚 证 梁子材:菟丝子饮,治小便不禁,或遗,或过多者。 菟丝饼9克 牡蛎(煅)3克 北味(杵)1.5克 益智仁(盐水炒)3克 熟地6克 --...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210.html

重刻脉奇经八脉序_濒湖脉学

...,朱晦翁尝讥其鄙浅伪书矣。脉诀行而脉经隐,脉诀之误既明,脉经其可复兴乎?奇经八脉者,其名出于难经,而其论原于素问,以非十二经之正,故谓之奇经也。 昔湻于意拜受公乘阳庆脉书奇欬术,即此世之医者,且不能举其数,况通其义乎。叔和曰:“瓦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39.html

医儿科素发达,种痘技术播海外_【中医宝典】

...不为人知,后代均操儿科,尤以五世孙范思贤名重于世。据东皋隐若传云:“其先世在宋时有为防御者,医小儿名。思贤为防御五世,传其业,益精。居旁近人无贫与富,有小儿疾,辄趋思贤求医,其为医,务利人不务利己,名愈益。”嘉兴闻人规广求古人议论,证以己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10.html

中医妇科的定义与范围_中医妇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症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项。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症,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这是对中医妇科疾病范围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本书在总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妇科的基本原理,包括妇女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1.html

辑要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著作。三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本书对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又有“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的批评。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颇有个人识见。本书还将27脉的次序重新排列。现有六译馆医学丛书本、中国医学大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67.htm

辑要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著作。三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本书对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又有“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的批评。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颇有个人识见。本书还将27脉的次序重新排列。现有六译馆医学丛书本、中国医学大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32.htm

中医眼科发展简史_中医眼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后世中医眼科中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就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1-2.html

共找到471,1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