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俄国等。 〔6〕 “捉住了心中所实验的事实”等语,见日本拔曙梦《露西亚文学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论》。 〔7〕格里戈洛维奇(E.G.[RJ\TRTNJ],1822—1900)俄国作家。著有《苦命人安东》、《美术史...
...,结果他被判两年苦役,于一八九五年五月入狱。出狱后流寓国外,死于巴黎。 〔8〕指新月社的人们。参看《三闲集·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9〕“死的说教者”参看本卷第5页注〔6〕。 〔10〕彼兑飞即裴多菲,匈牙利诗人。这里所引是《我的爱——并...
...,吐着长太息的破坏的音乐”,“时代的最重要的作品”等引文,均见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 〔11〕 卡基卡 《十二个》中的人物,酒馆的妓女。 〔12〕 戴着白玫瑰花圈的耶稣基督 指《十二个》结尾描写的拿着旗帜、戴着花圈,走在十二个赤卫军前面的...
...财神了。 二月十日。 【注解】 〔1〕本篇最初分两次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二月十二日北京《京报副刊》。 本篇第一节发表后,即遭到廖仲潜、潜源等人的反对,作者为此又写了《咬嚼之余》和《咬嚼未始“乏味”》二文(收入《集外集》)予以反驳,可...
... 〔7〕据上海《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十二号(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和第十八卷第一号(一九二六年一月二十日)记载,第十一届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通过“今后教育官注意民族主义案”,其办法是:“(一)历史教科书,...
...成仿吾所说“三个闲暇”时说,“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有闲阶级,就是有钱阶级。” 鲁迅在《三闲集·“醉限”中的朦胧》中说,李初梨的这个说法,其意图是“似乎要将我挤进‘资产阶级’去”。 〔8〕托尔斯泰“矛盾”冯乃超在《艺术和社会生活》(载...
...脏水,历亲芳烈之余,添嗅一下臭气似的。 而所征求的“落伍者的丑史”的目录中,又有“邹容〔3〕的事实”,那可更加有些古怪了。如果印本没有错而邹容不是别一人,那么,据我所知道,大概是这样的:他在满清时,做了一本《革命军》〔4〕,鼓吹排满,所以自署...
...一切”,“勇武和平”的不抵抗说教之类。这种文章无以名之,且名之曰“花边体”或“花边文学”罢。 这花边体的来源,大抵是走入鸟道以后的小品文变种。据这种小品文的拥护者说是会要流传下去的(见《人间世》:《关于小品文》)。我们且来看看他们的流传之道罢...
...自由,结果是有力的指导者或死或因,“民意党”殆濒于消灭。连不属此党而倾向工人的社会主义的蒲力汗诺夫等,也终被政府所压迫,不得不逃亡国外了。 他在这时候,遂和西欧的劳动运动相亲,遂开始研究马克斯的著作。 马克斯之名,俄国是早经知道的;《资本论》...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5〕指刘半农。他在《中国文法通论》的《四版附言》中,故意将《论语·学而》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按欧化句法排列成几种句式,加以嘲笑。参看《花边文学·玩笑只当它玩笑(上)》。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