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医是科学吗?的讨论_【中医宝典】

...牵涉到了民生问题、患者问题以及经营等方面的问题。第五,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要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在这五大方面都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看清中医的价值、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才能够谈得上研究。我并不反对各行各业的人关注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55.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1477年,王执中在《东垣先生伤寒正脉》指出:治病打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方隅1584年出版的《林绳墨·伤寒》说:虽后世千万方论,终难违越矩度,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基础医学理论的进步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肝、胃等之间的毗邻关系。 2、关于大脑功能的新知识 《内经》关于大脑的功用,大抵是与耳目有关,未将大脑与神经中枢联系起来,也没有大脑主记忆的观念。一般仍以为全身主宰。道教经典比较重视脑,但也仅述及其为上丹田泥丸宫神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6.html

中医药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战略论坛举办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起草人之一邹建强先生对《中国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作了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做了中药现代化进展与前景专题演讲;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科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祖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91.html

名分攸关:还是国医?--百年中医沉浮录⑦_【中医宝典】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西医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国医又是怎么一回事?在近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59.html

中医历史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十七至十九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如明代吴有性认为传染病的发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之为戾气。他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无论体质强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1.html

新技术对中医发展的战略意义_【中医宝典】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发展思路,并确定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为其优先主题。因此,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发展的两项重要任务。 进入21世纪,中医在面临良好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74.html

明代临床医学成就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价值的医疗技术和外科手术。他首先强调外科治疗必须配合饮食营养,认为饮食何须忌口,批判了无原则的饮食禁忌,是一种科学主张。陈氏改进了截趾(指)术、气管缝合术、死骨剔除术、咽部异物剔除术、下颌关节整复术,设计出巧妙的鼻息肉摘除手术器械和手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0.html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也可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0.html

也谈中医文化自觉_【中医宝典】

...文化自觉的言论,该言论提出发展中医必须要做到文化自觉真正从中医历史性、文化性、社会性找到自己的链条,再结合现代科学,才能真正找到中医面向世界、通向未来的出口中医是科学,更是文化,缺少其中任何一点都不是。笔者持肯定态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54.html

共找到512,6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