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0.html

以顺为养解读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秘书长温长路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中医科普宣传,他以中医以顺为养养生观为例解读中医文化。 中和观以顺为养 温长路说,中医有许多认知方法,中和观是其中最典型思维方法,是中医药文化理念核心思想。中医认识论天人合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4.html

以黄帝名义创造了一个有效期最长医学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古代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方法。该书奠定了中医药理论基础,但这本书并不是由黄帝所编纂,而是一本托名之作。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用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来阐释生命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83.html

法家思想核心_法家_【文学360】

...在先秦诸子中,针对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和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即无为思想。三家激烈争论,但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此时,主张面对未来法家横空出世。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01.html

老子思想可道非道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谦虚态度。他说: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33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68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73章)这些思想同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以及苏格拉底人生最大智慧是承认自己无知,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中医学思想原则——和_【中医宝典】

...两者都与运动分不开,属于一种行为手段,这种观点往往习惯于把正常人体理解为阴阳平衡、气血平衡,实际上这是一种不确切,甚至是似是而非认识和表述,是对平衡不正确理解,不仅以偏赅全,且易产生误导。 虽然《内经》也多次提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8.html

朱熹思想

...教育思想 朱熹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一是论述小学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基础上,...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05.html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关系,作了比较全面、系统论述,并详细论述了心理致病特点和传变规律,以及开导、暗示和以情胜情治疗法则,奠定了古代医学心理学思想基础。 中医学同全科医学一样,贯彻预防为主思想,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主张,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用中医学健康观指导养生_【中医宝典】

...天人合一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有自己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界具有相通相应关系,不论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还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各种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08.html

韩非子思想_法家_【文学360】

...减轻人民徭役和赋税。他认为严重徭役和赋税只会让臣下强大起来,不利于君王统治。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大权,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14.html

共找到881,1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