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一些结构的改变。当pH达到2.5以下时,几乎所有的碱基之间氢键解离,使DNA双链断裂而产生不可逆的变性;随后出现N-糖苷键水解,使嘌呤残基游离;最后,多聚核苷之磷酯键缓慢水解,仅残留具有完整嘧啶的多聚脱氧核糖短臂。上述改变亦受温度或离子...
...癌症化学治疗与化学预防的有效而有价值的途径正在崭露头角。 两位学者介绍说,表观遗传是用于描述与DNA顺序变化无关的基因表达的核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遗传状态。表观遗传事件在生物学的所有方面都是重要的,在过去10年中的研究已经表明在癌症的发生与进展中...
...上述传统的HLA分型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国内外已将HLA分型技术由抗原水平发展到基因水平。(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这是首先建立的对多态性进行检测的DNA分析技术。个体间抗原特异性来自氨基酸顺序的差别,后者由编码基因的碱基...
...福尔马林固定过程中的DNA降解,是由于固定温度高,pH低以及甲酸的存在所致。通过应用缓冲福尔马林和低温下固定(4℃),可以明显改善DNA保存。酸性环境中DNA的降解已有过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强酸可导致DNA的完全解聚,而弱酸也能引起一些结构的...
...发生易位而重排在一起。1976年Hozumi和Tonegawa应用DNA重组技术证实了这一假说。一、 Ig重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Ig重链基因是由V、D、J和C四种不同基因片段所组成。(一)Ig重链可变区(V区)基因重链可变区基因是由V、D、J三...
...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组成DNA的核苷酸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otide)。组成RNA的是核糖核苷酸(ribonudeotide)。核苷酸可以进一步水解为核苷(nucleoside)和磷酸,核苷又可以水解为...
...经历更长期和更艰苦的努力。但DNA重组技术促进了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给人类探索自身生命的奥秘展示了光明的前景。生命关键的基础在于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相的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正是生命“活”的本质所在。凭借基因工程人们...
...早在1956年Kornberg等就从大肠杆菌提取液中发现了DNA聚合酶,并且得到了DNA聚合酶Ⅰ纯品。DNA聚合酶Ⅰ是由分子量为109000的一条多肽链构成,此酶可被枯草杆菌蛋白酶分解为两个片段,一个片段分子量为76000,有聚合酶活性,...
...λ和4个Cλ,根据其在胚系DNA上的分布位置可分为两组(cluster):Jλ2Cλ2Jλ4Cλ4(C2-C4组)和Jλ3Cλ3Jλ1Cλ1(C3-C1组),每组基因片段长约为5kb。表3-4 λ链基因结构和编码的氨基酸分类名称在基因片段...
...上海交通大学日前宣布,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已在试管中完成了DNA计算机的雏形研制工作,在实验中把自动机与表面DNA计算结合到一起。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问世。相关论文已发表在中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