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急性预后的不利因素有: (1)年龄在l岁以下和9岁以上的儿童,6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差; (2) 男孩比女孩差; (3)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在50×109-100×109/L以上者; (4)治疗前血小板计数<20×109-50×109/L者...
...升高,提示端粒酶激活是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其活性高低与病期密切相关;初治组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明显缩短,提示端粒缩短可能是端粒酶活性上调的主要原因之一;突变型p5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p53有致白血病作用,表明...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预防病程长短很不一致,从1~2年至10余年不等,乎均约3~4年(从诊断成立时算起)。其主要死亡原因为骨髓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贫血、出血或感染,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
...成人ALL大多为急性起病,以发热、出血、进行性贫血及骨关节疼痛等为首发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起病较缓慢。ALL患者出现症状至确诊的时间通常只持续数周。 1.发热 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66%白血病患者的发热与感染有关,尤其是...
...改变随原发病好转、控制而逐渐恢复正常。 3.再生障碍性贫血(AA) 主要和非白血病性白血病及低增生性AML鉴别。根据AML浸润的临床表现及骨髓检查(包括活检)不难区分。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IM有和急性白血病类似的临床表现,如...
...急性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正常情况下能发育为淋巴细胞的细胞发生恶变,并迅速取代骨髓中的正常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15岁以下儿童全部肿瘤的25%。多累及3~5岁儿童,亦累及青少年,...
...胃肠道受损的存在。本型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是24个月。 (3)淋巴瘤性ATL:无淋巴细胞增多的淋巴结病。必须有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淋巴瘤。此型平均存活约10个月。 (4)急性ATL:包括一些留下来的及有白血病或伴血液中有白血病细胞的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
...神经系统并发症 颅内出血是白血病患者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AML多见于M4M5型。 7.皮肤损害 白血病并发皮肤损害较为常见,可分为特异皮肤损害(多与白血病皮肤浸润有关)和非特异性皮肤损害。特异性皮损表现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由于淋巴细胞肿瘤样增殖,其特点为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聚使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肝、脾肿大,最后累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CLL细胞呈单克隆性增殖,95%以上的慢淋为B细胞型,3-5%为T...
...10万(标化率9.67/10万),而其他医务人员为2.74/10万(标化率2.77/10万)。放射可诱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为2~16...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