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后收集4h尿,测定尿中维生素C的排出量,维生素C<5mg为不足;5~13mg为正常;>13mg为充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或维生素C<3mg为不足;3~10mg为正常;>10mg为充裕(2,6-二氯靛酶法)。 (1)临床诊断:...
...(一)发病原因 1、摄入不足 如孕母营养适当,小儿出生时有适宜的维生素C储备,脐血血浆维生素C含量比母血浆高2~4倍,故3个月以下婴儿发病较少。但如孕母饮食缺乏维生素C,新生儿也可患坏血病。正常人乳含维生素C约40~70mg/L(4~7...
...C1q是构成补体C1的一个重要成分,分子量为390000,由6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对称的六聚体,当两个以上的C1q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M或IgG的Fc段结合后,C1q构型发生改变,导致C1r和C1s的相继活化,启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临床上...
...C1q为各种补体分子中分子量最大(410kDa)的γ球蛋白。其分子结构较特殊和复杂,由A、B、C三种不同类型的肽链所组成。其中A、B、C链各6条,共18条。A、B、C三种肽链的分子量不尽相同,分别为24、23和22kDa,各含有222-...
...mol/L(4~7mg/dl),可满足一般婴儿的需要。人乳中维生素C含量与乳母摄食维生素C多少成正比例。如乳母饮食缺维生素C,其乳儿可患坏血病。新鲜兽乳所含维生素C比人乳少,牛乳中含量一般只有人乳的1/4,经储存、消毒灭菌及稀释等手段后,所存...
...C1q是构成补体C1的一个重要成分,分子量为390000,由6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对称的六聚体,当两个以上的C1q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M或IgG的Fc段结合后,C1q构型发生改变,导致C1r和C1s的相继活化,启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临床上...
...6个月到1周岁,其它时间也可发生;成人多在膳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时发生。(2)出血 坏血病患者可有全身点状出血,起初局限于毛囊周围及齿龈等外,进一步发展可有下组织、肌肉、关节、腱鞘等外出血,甚至血肿或瘀斑。小儿瘀斑多见于下肢,以膝部为最多。...
...累及,有时也同时累及四肢。血沉增快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增多,有助于鉴别。其发病年龄多在生后6个月期间,坏血病则多在6个月以后。骨皮质增生症的病程很不规律,短者数周,长者数月,有时反复发作,一般自然痊愈。X线检查可见骨质增生和骨皮质变厚,经数月渐消...
...负荷尿4h(口服500mg维生素C): 不足: 正常:0.285~0.741mmol/L。 充裕:>0.741mmol/L。 (2)尿中还原型维生素C:2,6-二氯酚靛滴定法: 成人负荷尿4h(口服500mg维生素C): 不足: 正常:...
...严重病例,还可出现骨骺与骨干分离和错位;⑦肋骨前端增宽,其顶端圆突如压舌板状,易与佝偻病肋骨的杯状末端相区别。 3.实验室所见 实验室检查对坏血病诊断的帮助远不如X线检查的简捷。①禁食后血浆的维生素C浓度>6mg/L(0.6mg/dl),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