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医事制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分科,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记载,开后世医学进一步分科之先河。 二、政机构设置:周代建立有较为完整的政组织和相当严格的考核制度,为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专职医疗人员,属天官冢宰统辖。 1.设医师之职官,...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8.html

医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者职位名。周代掌管医药行政及医疗工作的最高长官。《周礼·天官》载:“医师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郑康成注“医师,众医之长。”北周、隋唐太医署中亦设有医师,隋唐时其职位在博士、助教...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41.htm

基层西医师怎样获得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_【中医宝典】

...请教一个基层医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是一名工作在基层乡镇医院的临床毕业生,1998年被评为主治医师,已有执业医师证。现正师从一位具有主治医师职称的老中医学习中医,准备在临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业务。不知像我这样经单位同意、县卫生局备案、接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60.html

世界最早的医学校_【中医宝典】

...(校)分医学系和药学系差不多。医学又分四大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包括伤科)和咒禁科,这与现在医学系中设置的一些专业差不多。四科之中,医科最大,总共有164人。 其中医师20人,医工100人,医生40人,典药2人,博士1人,助教1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37.html

医师葛某序_《脉确》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不三世.不服其药也.传经者既明载其说.复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承.三世为言.何其惑欤....

http://qihuangzhishu.com/278/42.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经过史学家们长期的学术酝酿、研讨,筹划,最终在卫生部和老一辈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关怀下,动员组织了全国史界(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专家学者,于1987年正式开始编写工作,《中国医学通史简编》各分卷历时八个春秋,经多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中医没有专科医师,所以没有办法详细、精密的诊断,以恢复病患的健康对吗?_《中医之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死亡的医学。今日医学的专科医师分为你是心脏科,我是肠胃科,他是肝胆科……,乃造成心脏科治不好换胃肠科,胃肠科治不好换肝胆科,肝胆科治不好换皮肤科……,病人被科来科去,最后被送到准备后事科——癌症,乃为今日四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之主因。病患被专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zhiyao5500/127-10-40.html

朝鲜医学发展概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汉医业(包括朝鲜民族)的汉医师,批准了420名汉医(包括朝鲜民族),允许他们开办汉医诊疗所,为发展壮大中国朝鲜民族队伍,振兴朝鲜民族医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自1921年至1945年近二十五年间的朝鲜民族队伍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朝鲜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8.htm

09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感冒与风温病早期的鉴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要点: 1.感冒的辨证要点 2.感冒的治疗原则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3.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伤表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4.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5.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细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14.html

“废验药”是发展中医药的必由之路_【中医宝典】

...中医的衰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连最热衷的中医支持者也承认的。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统计,1949年我国人口不足5亿人,中医人数为50万人。2003年我国人口增至近13亿人,中医执业医师人数49万人,其中真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48.html

共找到116,2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