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 应用 天麻柔润,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祛风止痒;钩藤甘寒,清热平肝。二药配伍,平肝熄风,通络止痛之功增强。 心得 治疗糖尿病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煎煮时钩藤后下。常用...
...橘皮、诃黎勒皮等分,为丸。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无忌。(孟诜《食疗》)。 喉痹痰嗽︰杏仁(去皮熬黄)三分,和桂末一分,研泥,裹含之,咽汁。(陈藏器《本草》)。 喉热生疮︰方同上。 卒失音声︰方同上。(文潞公《药准》)。 肺病咯血︰杏仁四十个,...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一锺(右住圣母院路)初诊 (十一月初三日) 伤寒七日,发热无汗,微恶寒,一身尽疼,咯痰不畅,肺气闭塞使然也。痰色黄,中已化热,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浮萍。净麻黄(三钱) 光杏仁(五钱) 生石膏(四钱) 青黛(四分同打...
...炙甘草6克,茯苓12克,浙贝母10克,知母10克,炙紫菀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咳减,痰多易出,继以此方少佐补益脾胃,培土生金之药治疗3周而愈。 按:小青龙汤乃仲景治疗支饮、溢饮、肺胀等的常用方剂。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止咳;...
...《别录》)。治身上毒风痹,皮肉不仁,主壮热温疫,山岚瘴气(甄权)。通九窍,调血脉,开毛孔皮肤(大明)。去营中寒邪,泄卫中风热(元素)。 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时珍)。 【发明】弘景曰︰麻黄疗伤寒,解肌第一药。 颂曰︰张仲景治伤寒,...
...调和药性之药。 1、补脾:体虚或久病而致中焦气虚(四肢无力,气短、少言,饮食不香、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者,常用甘草党参、白术,茯苓、扁豆,陈皮等以健脾益气。 2、清热解毒:甘草生用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痈疽疮疡的治疗。例如对痈疡(红肿疼痛,...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骨质增生丸) 应用 葛根甘、辛,凉,解肌退热,生津,升阳止泻;松节苦,温,祛风除湿,活络止痛,治历节风痛,转筋挛急。二药配伍,有祛风除湿,柔筋止痛之功。 心得 为治疗颈椎病伴有颈项...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炒枣仁酸平,内补营血安神志,外敛营阴止虚汗,为宁心安神,固敛虚汗之要药;五味子敛肺涩肾,敛汗止汗,生津止渴,涩精止泻。二药伍用,内收外敛,除烦安神。二者合用,取“苦酸制甜”之意...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经验药对。 应用 炒杜仲补益肝肾,《本草求真》载其“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王好古则称其为“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桑寄生,功用与炒杜仲类似,益肾强腰,《医林纂要》言其“坚肾泻火”。二者...
...遗精泄泻,心烦失眠等病症。常用量龟板9~30克,龙骨15~30克。 桂圆肉配酸枣仁 桂圆肉补脾养心益智,又可补血宁心安神,有病补虚,无病养身,为常用扶正补虚之佳品。酸枣仁补养阴血,宁心安神。二药为伍,补益心脾,养血和营,安神益智。主治心脾两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