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内容。在这漫长的时期中,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也呈现出阶段性,大体经历了两次...
...层次是他们的专长。 当先秦的老庄二子总摄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纲领之后,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与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传》之作与韩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说。 但是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
...定法思想原则是,“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法家提出的“法”是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社会矛盾,而进行自我修正的。不是任何事情都一定要遵从古法! 而新法家就是继承这些伟大的法治思想,用于今天,倡导国家的社会制度,应该是民主、人格自由、思想不受...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作品编为《鲁迅全集》二十卷 Lu Xun 国语辞典 人名。(西元1881∼1936)中國現代小說家。浙江省紹興縣人,本名周樹人。作品思想深刻,具體反映中國三十年代的社會狀況;在藝術上,融冶中外小說的技法而別開...
...对话”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围绕鲁迅,进行了中外文化、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之间的对话。 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说,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寻求中国的富强之路。他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他的创作中蕴涵了巨大的痛苦和欢乐...
...创新医药的积极性,给医学的发展带来危害。 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东晋和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迅速发展,形成一派很有影响的宗教势力,其根本教义在于追求长生不老,还宣扬“谶纬”之说和“清静虚无”等观点。这些宗教迷信和无所作为的思想,无疑对...
...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
...鲁迅1946年10月19日旅大解放区邮政管理局发行《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3枚,用满洲国邮政的四版、五版普通邮票加盖“鲁迅逝世十周年”和暂作面值制作而成。 1951年10月19日发行的纪11《鲁迅逝世十五周年》的两枚一套的邮票。 ...
...” “…………” “须知年龄尊卑,是乃父乃祖们的因袭思想,在新的时代是最大的阻碍物。鲁迅去年不过四十五岁,……如自谓老人,是精神的堕落!” “…………” “直到实际的反抗者从哭声中被迫出校后,……鲁迅遂戴其纸糊的权威者的假冠入于身心交病之...
...主要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