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 ...
...与《难经》中有关针灸理论予以分类汇编而成。除高氏本人有个别按语外,没有更多的解释与发挥。现存清刻本等。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针灸四书》针灸丛书。元·窦桂芳辑。1311年刊行。系《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经》和《灸...
...目录 《疡科遗编》痘疮完善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疡科遗编》:痘疮完善丹【处方】煨石膏4两,赤石脂2两,漂滑石3两,铅粉2两,真粉3两。【制法】共为末,研匀。【功能主治】收湿结痂。主痘疮破烂无皮。【用法用量】掺之。【摘录】《疡科遗...
...科技部不久前正式立项,在未来5年内投入上千万元进行“络病学说和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这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人们的心脑血管疾病。 “我们目的是制定脉络—血管系统病诊断标准,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变学说,开辟治疗心血管疾病...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以《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中“手之三阴,从藏走手”的经脉循行方向完全一致,使腧穴理论与经脉理论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与《针灸甲乙经》中腧穴分部排列的顺序显然不同。 杨氏在该书中还对腧穴的五行五输属性、部位、误刺、...
...《针灸资生经》等,多记载有灸治急症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较晋唐有所发展。 1.重视理论探讨 灸治急症,晋唐时偏重临床,缺乏理论上的研究。宋代一些医家开始注意到这方面的工作。窦材提出灸可扶阳保本说, 他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
...子午流注纳甲法理论独树一帜,极大地丰富了针灸治疗学的内容,其所撰的《流注指微针赋》堪称将针灸内容编撰成歌诀之先驱,其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给后世针灸医学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致后来逐渐形成了子午流注针灸学派。...
...医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刊于15世纪初。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四百二十六卷。其中有方脉总论、运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