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因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幼业医,见家伯祖景明公,有《因脉》一稿,序原丹溪先生《脉因》中来。时余学浅,未会其趣,后见嘉言先生《寓意草》云∶必先识病,然后可以议药。今之学医者,议药不议病,叹《内经》、《甲乙》无方之书,无人考究。丹溪《脉因》,分析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7-0.html

_《汇补》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凉药弗瘳.畀痰剂获效.凡此之类.不一而足.散在各.不能繁引.智者悟之.(三锡)痰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痰则消之.在胸臆者吐之.在肠胃者下之.(节斋)此为实人立法也.若肺虚有痰者.宜保肺以滋其津液...

http://qihuangzhishu.com/636/17.htm

痘后_《儿科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痘前施治合法,痘后余恙,可以尽无,所患者不过虚。则调补之中,略寓清化可也。至痘前失,则痘后余恙滋多。兹 择要述之如下。一痘后不喜食者,向不能,痘后愈甚者,此脾胃气虚,宜 七珍散补之。又痘前能进食,痘后又骤加,以致恶食不食者,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yaolve/688-8-6.html

凡例_《因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是书之作,窃比丹溪先生《脉因》篇。但先生凭脉寻因,寻施治,暗中摸索,后人苦无下手,是以王宇泰先生着《准绳》书,竟取证立名,则有确据下手矣。然不详及脉因二条,余又恐其脱略,今更其名曰《因脉》,则四科俱备,开卷了然,亦足以为─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8-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七十二:“脾胃虚弱。饮食累伤,积久不去,结在肠内,与正气交争则心腹硬痛,妨害饮食,肢体消瘦,以手按之,积块有形,谓之。”《类证治裁·痃癖瘕诸积论治》:“,脾胃先弱,饮食失调,生冷不化,日渐成块。”宜先主疏导,佐以和中,用大和中饮或...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034.htm

大黄蛰虫丸推论的意义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干血为病,与瘀血为病的分别。干血为病的外,腹满,两目暗黑,肌肤甲错。此是凭外可断的。瘀血为病外,如妇人经停,午后发烧,咳嗽减。男子肌肉消瘦,咳嗽减,午后发烧,天明汗多。小儿尿如米疳,午后潮热,腹大经青,面色黄青。小儿夜啼,大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80.htm

辨析證、、徵、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刘冠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 学习中医时,经常会碰到證、、徵、征等字,要想搞清楚它们的区别,应当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徵、征、證、四字《说文》俱有记载,“”则为后世俗字。 《说文》:“證,告也”;“,谏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436.html

瘕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后服。 目录 《中藏经》瘕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藏经》瘕方 大黄[湿纸裹煨] 三棱[湿纸裹煨热剉] 干漆[炒令烟尽] 巴豆[去皮出油]已上各一两为末,醋一方,熬成膏,入后药木香 丁香 枳实[麸炒去穰] 桂心[各一两]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zhizhengjiafang.html

妇人方论_《妇人大全良方》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妇人者,由脏腑虚弱,月候来时生冷之物,脾胃既虚,不能消化,与脏气相搏,结聚成块,日渐生长,盘牢不移,故谓之也。妇人久不消,令人瘦弱,少。 砂丸。...

http://qihuangzhishu.com/621/320.htm

论《内经》膈气呕吐噎隔呕吐因各别治法不同_《因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散气消阴,则助火而烁津矣。又考王宇泰《准绳》书,谓溢,或伤于酒,或伤于,或胃风而吐,或胃热而吐,医者不察,火里烧姜,汤中煮桂,沉香未已,豆蔻继之,砂仁未已,胡椒继之,竟将热药妄施。素热之人,三阳既结,必上潮。仓公用下剂。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9-6.html

共找到265,5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