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分子学监测的指标和临床意义。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监测外周血BCR-ABL转录本水平,对判断靶向药物的疗效和预后有重要价值。IRIS研究证实,初发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1年内获得主要分子学缓解(MMR)预示着5年内不会发生疾病...
...治乳癌药tamoxifen可能导致子宫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已提出警告,并在该药包装上加上“黑盒”标示,以引起使用人注意其危险,台湾的使用者也应小心。 美国医界指出:这项警告主要是针对还未患乳癌,但可能有乳癌危险者而发,希望这些人应与其...
...在胶壳上装一个微型线圈,在高频磁场作用下线圈产生电流,引发胶壳破裂而释药。 1.4 自动调节给药系统[12,13] 可参阅有关文献。 2 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现状 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高药物的靶向性,以期最大限度地增强药物的疗效,...
...基因治疗的临床方案中占63%以上,但迄今为止在临床上仍无重大突破。这是由于基因治疗缺乏靶向性,基因的转染率和表达量都很低。同样用病毒治疗恶性肿瘤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如腺病毒ONYX-015、CV706,虽然也取得了某些进展,也没有重大突破,其...
...中法合作开展的太空试验表明,一种中药复方在空间飞行条件下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有望用于遏制宇航员骨质疏松。 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莹辉在西安举行的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上说,中法研究人员于去年10月利用欧盟航天局的一颗...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治疗。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或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来控制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近年来,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是近年来...
...□ 冯磊 本报记者 “通过辨证,让药物作用于某条经脉、某个脏腑,这个过程就是靶向治疗。”记者一表明来意,郑伟达教授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上世纪末,医学界对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研讨,基因致癌机理慢慢清晰起来,基于致癌基因的高端...
...一项国际性乳癌临床研究中期结果显示,罹患乳癌的绝经后妇女接受为期5年的三苯氧胺治疗后,改服弗隆作为延续辅助疗法,可获显着疗效。 这项被称为MA-17的研究项目由加拿大多伦多玛格丽特公主医院牵头,有美、英、德国等二十余个国家参加,有近...
...近年来,抗体药物治疗肿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批新药被批准上市,推动了肿瘤治疗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日前举行的“癌症的靶向治疗”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及细胞所刘新垣院士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甄永苏院士...
...人为什么会“上火”?为什么有时人们治疗“上火”效果不佳?近日,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现代中药研究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抗生素”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的中医治疗“上火”课题研究取得了进展——提出“三级靶向”理论,破解人体“上火”之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