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未必攻邪 养生何须补——与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认为“虚实的分辨……不能对于治疗起到直接指导作用”。张景岳《小儿则总论》则认为小儿病之辨证“亦不过辨其表里寒热虚实”,“然于四者笔者按:指表里寒热之中,亦惟虚实二字最为紧要。盖形色之虚实,声音之虚实,脉息之虚实……故必内察其脉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5.html

音奇_《小儿卫生总微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 病.其二.一者圣惠云.小儿生十余月以后.母又娠.因以乳儿.令儿生病.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瘁.骨立发落.名曰 病.又曰继病,又曰交奶.二者巢氏云.小儿在母胎妊之时.其母被恶神导其腹中胎气.至儿生下.往往 羸.微微下痢.寒热往来....

http://qihuangzhishu.com/628/140.htm

卷第十九入藏录_《开元释教录》

...云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二十五纸 十一卷同帙。 法华经论二卷初有归敬颂者是或一卷题亦云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三十纸。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四卷或三卷五十九纸 涅槃一卷或云大般涅槃经论一十纸。 涅槃经本今无偈一卷亦直云本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295.html

精神发育迟缓症状_精神发育迟缓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尚能辨认亲疏,对亲人和常接触的人相应感情反应,可能建立较稳定的关系。多数中度患者生物学病因,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常常异常发现。本类患者相当于过去的所谓痴愚。 3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商为20~34之间,心理年龄约3~6岁。重度患者...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RuoZhi260335.htm

养生之道-养生余录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居高年尊爵者,皆重失之。孙真人铭曰∶怒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萦。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醺。夜寝鸣金鼓,晨兴漱玉津。妖邪虽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15-11.html

《内经》精神情志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临床疾患的实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调节精神情志,主要是指对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的调节,即应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控制意志,减少嗜欲,情志适度等。笔者现将其分成精神调节、情志调节两方面进行论述。 精神调节 《素问·上古天真》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1.html

嵇康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嵇康针对这种现象,指出神仙不可能,如果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论可及的科学看法。 在他的重要著作《养生》中,他以导养得理可寿的总论点,精辟地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出形神兼养,重在养神。他举了几个例子说明精神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70.html

名家养生1——老子_【中医宝典】

...了众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历久弥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先秦诸子到魏晋名流,从唐宋文人到明清雅士,养生之道被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从老子的恬淡寡欲,到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千金方》,再到白居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88.html

解读陆游诗《铭座》养生之道_医药诗词_【中医宝典】

...南宋大诗人陆游所作这首座右铭诗,从五个方面谈了养生之道:一是要注意不利于身体的小事,二是要保持精神愉快,三是要宽宏大量,四是不要轻举妄动,五是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食。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 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ci/a11175.html

对联中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三者和《论语》说的“君子三戒”是一样的,务必戒除;佛家所讲的守戒、禅定、得智慧,和圣经指儒家典籍《大学》所讲的定、静、安、虑、得五个字是相通的,务必治守。做到了这些,对身心健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02.html

共找到847,6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