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感证辑要》除疸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感证辑要》:除疸丸【处方】倭硫黄3两,净青矾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姜半夏粉1两为衣。【功能主治】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1钱半。【...
...除疾之道,极其候证,询其嗜好,察致疾之由来,观时人之所患,则穷其病之始终矣。穷其病矣,外病疗内,上病救下,辨病藏之虚实,通病藏之母子,相其老壮,酌其浅深,以制其剂,而十全上功至焉。制剂独味,为上二味次之,多品为下。酸通骨,甘解毒,苦去热,...
...目录 《圣济总录》冬除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冬除散【别名】冬阴散【处方】栾华5两,莎草根(炒,去毛)3两,丹砂(研)2两,消石(研)2两,石决明2两,石膏(碎)1两,白芍药1两,夏枯草1两,黄连(去须)1两。【制法】...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立除冷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立除冷哮散【处方】胡椒49粒。【制法】入活癞虾蟆腹中,盐泥裹,煅存性。【功能主治】散寒定哮。主冷哮痰喘,遇冷即发者。【用法用量】分5-7服,用小青龙汤送下。...
...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不止。此乃脾经风火上冲于脑。先刺合谷、上星、睛明、太阳,以泻其热;再用三白散涂之,内服除风解毒汤,4剂后,泪止肿消。【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黄芩1两,桔梗3两,白芷1两5钱,赤芍3两,淡竹叶2两,生地3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功能主治】除瘟解毒,清热透表。主瘟疫传染,感冒风寒,憎寒壮热,骨节酸痛。【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1日2次。【摘录】《...
...温服。【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眼科全书》卷四:除风汤【处方】防风、细辛、桔梗、茺蔚子、黄芩、大黄、五味子、薄荷、石膏、黄柏、草决明。【功能主治】脾胃壅热,肝膈气充胞睑内,蠧肉壅起,烂湿眵粘,胞肉胶凝。【用法...
...国语辞典 古代三月三日至水邊戒浴,以除不祥。 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掃除、洗滌。 國語.周語上:「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解郁除烦,方用栀子豉汤:栀子14个,香豉4合。 药味虽少,配伍精练。方中栀子苦寒,能清胸中热而除烦,其功在清;香豉辛散,能解胸中郁而除烦,其功在宣。二药相伍,清宣透热,故可解郁除烦。 热扰胸膈证虽多为误治或病后所见,笔者认为,临证时只凭热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