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特点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7.html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措施等,建立了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当时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属于...

http://qihuangzhishu.com/44/4.htm

古代医学情志学现代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使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也使心理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因素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这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共识。如何应用古代医学情志学的精髓来丰富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贡献不仅表现考证了疾病的心理病因,阐明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0.html

《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和应用。事物或现象对立的阴阳两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的方式是彼此消长并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易经》三组卦《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体现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观点,被《黄帝内经》解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5.html

三才与阴阳大道守恒_【中医宝典】

...就阴。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第二定律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消长即是运动,而对于何处为阴何处为阳的相对静止部位当如何认识,如何命名,即是第三定律所要提及的内容。 第三定律:定义上的阴阳是客观上的阴阳二气人心中的反应。 定义上的阴阳,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1.html

基因芯片技术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的研究中的应用 对“证”的认识是医学的核心问题。证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着全身不同系统、不同组织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综合变化。证的研究之所以没有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从而无法从指标的变化认识其本质。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14.html

中医学健康观指导养生_【中医宝典】

...□ 宋俊生 杜元灏 于春泉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的健康观早《黄帝内经》就已经确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观,“形神合一”的健康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正气为本”的健康观。此外,《黄帝内经》把头发、牙齿和肌肉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808.html

中医学之前途_【中医宝典】

...图发展:有人认为,应按中医原有的路子发展;有人认为,应努力继承的基础之上与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而发展。我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先向历史请教。 历史的回顾 大家公认《黄帝内经》为医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黄帝内经》为确立独特的中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05.html

阴阳两补_《章次公医案》附子的应用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湿温:湿温在正邪交争高峰,一面”其热不退”,一面”津液、体力俱已亏耗”之际,先生力主扶正,如仲姓案,初诊即指出:”扶正实为当务之急”,二诊再次强调”只有扶持正气,最为紧要”,三诊重申”扶正养阴,两属重要”,四诊复云:“可见扶正实为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050/3.htm

试论尊古主义当代中医发展中的新表现_【中医宝典】

...尊古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原则之一,渗透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今不如昔”、“孙不如祖”的传统思想观念中国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 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学,自然无时无刻不受着这种尊古思想的影响。凡学医之人,必熟诵《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2.html

共找到469,8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