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取站位,边针刺边嘱其活动腰部。①转侧不利者取外关穴(双侧),阳陵泉(双侧),常规穴位局部皮肤消毒,快速进针,外关穴直刺1~1.5寸,阳陵泉直刺2~2.5寸,采用由弱至强的刺激手法,边针刺边嘱其活动腰部,至疼痛明显好转或消失为止,不留针。②...
...经络受阻、瘀血阻滞而致病。针刺后溪穴有一定治疗效果。 令患者取坐位,将患侧手微微握拳放于桌子上,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后溪穴约0.8寸,施以大幅度提插手法,当针刺处有明显胀痛感时留针,并嘱患者带针缓慢地自行活动腰部,以向疼痛、受限、障碍的方向为主...
...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二)治法 (1)选穴 内庭、天突、丰隆、支沟、天枢。(见图7-l-4、图7-1-5、图7- 3-2、图7-5-1、图7-5-3、图7-3-4) 放痧:少商。 (2)定位 内庭...
...胸胁满闷,嗳气呃逆等。 (二)治法 1.方法一 (1)选穴 脾俞、大肠俞、支沟、天枢、上巨虚。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
...此时再将药饼置于患者穴位上。根据灸法“先阳后阴”原则,首次治疗选择背部穴位次髎施以隔药饼灸,第二次选用腹部穴位关元,隔日1灸,交替使用,每穴灸2壮,体针选用子宫穴、四满、曲池、支沟、足三里、地机、承山、三阴交、太冲等,平补平泻,留针45分钟,...
...重视针刺手法是浙江针灸医家的一大特点。在宋明时期,北有窦汉卿,南有席弘、徐凤等针灸名家,在针刺手法上都有建树,手法之繁多,几乎已臻完备之境界,而杨继州在《针灸大成》中详述《内》、《难》等前贤手法,将其归纳为下手八法和十二法,其基本内容后来...
...中药对本病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属气虚不能行血,而致血瘀成聚。故治宜益气行血,祛瘀散聚。所取之穴,关元为任脉经之穴,同时又是强壮要穴,针刺之能起到调整冲任,扶正祛瘀的作用。提托、子宫穴为经外奇穴,是治疗女子宫腔疾病的经验之穴。足三里为胃经之“合...
...针刺3天。 合谷穴是四总穴之一,也是临床十分常用的穴位,对许多疾病都有神奇的疗效,传统多用于外感病、面口疾病、神志病、催产下胎等疾病的治疗。针刺健侧合谷穴对踝关节扭伤等踝部疼痛起效快、止痛效果好,是很实用、简便的诊疗适宜技术。...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肝火过旺,则易克伐脾土,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胃失受纳而致病。四缝穴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针刺此穴具有解热除烦、调整三焦、理脾生精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刺四缝穴能促进胃蛋白酶活动,增强...
...,是八脉交会穴,通阴蹻,有补肾生精的作用。支沟、照海相配是治疗便秘有很好的效果的常规对穴。揿针埋刺法治疗便秘方便快捷,起效快,无毒副作用,能够很好的解除便秘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促进身体康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