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道法自然”自然法思想_道家_【文学360】

...”是老子整个社会政治思想立论基石和本体论依据。他人性论和认识论、“无为而治”和一视同仁主张、包容思想和柔弱谦下治术都从“道”引申而来。 老子“道法自然”同西方自然法思想不谋而合。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一直存在着有关自然法思想。这一思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5.html

老子无为思想_道家_【文学360】

...所不为、所唾弃。所以要去除外诱,用以远祸养生。 3、无知守愚 老子无为思想表现在修养上,则是要弃绝经验知识,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学而言,先秦时代多含知行两层涵义,所以绝学有弃绝所知与所为有为之事,也就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0.html

中医养生长寿理论是什么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医学有两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目前趋势,正由指向疾病医学转向指向人健康医学。这正契合了中医养生“治未病”思想。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434.html

名家养生(1)——老子_【中医宝典】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意思。我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养生文化相比,中国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融合了儒、道、释及诸子百家思想精华,汇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88.html

自静其心可长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重要。近年来,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静心之后,大脑中枢又回复到儿童时代大脑电波状态,也就是人衰老生化指标得到了某种“逆转”。 不难看出,中医这一养生思想源于道家道家十分重视精神修养,提倡清静无为,以净化心灵。道家创始人老子,善于清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29.html

从 看中医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周易》,是儒道两家思想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它在构筑灿烂华夏文明同时,也影响了中医、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目前,这股传统养生新旋风掀起,深刻说明儒道智慧不仅符合现代社会人生命之所需,而且在科学养生方面更具有深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883.html

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一、先秦养生思想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诸子论述甚众,难以求全,现仅就易经、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学术思想,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2.html

老子无为思想开展和应用_道家_【文学360】

...逐利,爱货贪财,这些是人所谓有为之事,都是老子所不为、所唾弃。所以要去除外诱,用以远祸养生。 3、无知守愚 老子无为思想表现在修养上,则是要弃绝经验知识,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学而言,先秦时代多含知行两层涵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3.html

关于李经纬《内经图》全释_【中医宝典】

...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语言特点其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中医学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82.html

老子思想与全球化_道家_【文学360】

...“全球化”与老子思想当今价值 进入21世纪新千年,世界又进入一个新纪元,是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地球村变小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已成为不可阻挡趋势。但是由于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是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4.html

共找到851,6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