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泄泻与“脾”“湿”二字攸关。《黄帝内经》云: “脾病则飧泄” “湿胜则濡泻”,故治泻多从健脾利湿着手。如腹泻日,脾病及肾,又需结合温肾药治疗。散中运用味辛性热之川椒温脾胃……止泄泻”(《本草纲目》);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
...立秋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但天气依然燥热,许多人出现“秋燥”症状。祖国医学认为,“燥”是秋之主气,也是致病的“六淫”之一;燥为秋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因此秋季应注意食疗以润肺、护肺。 专家认为:秋燥养肺、果蔬为先! 1.梨:富含水分和...
...《是斋百一选方》补脾丸治滑泄。白术 赤石脂 肉豆蔻(面裹煨) 川浓朴(去粗皮,姜汁涂炙) 川白姜(炮,各一两) 荜茇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早晚食前各五十丸,陈米饮下。又方,其效胜前。吴茱萸不以多少,拣净,用大 猪脏一、两条,以...
...目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补脾饮 《万氏家抄方》补脾饮 《医部全录》补脾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补脾饮【处方】白术、黄耆、茯苓、山药、广皮、当归、熟地、人参、香附、补骨脂、炙甘草。【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主妇人...
... 返回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补脾散【处方】麦芽(炒)90克 神曲(炒)60克 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热)厚朴(制)干姜(炮)陈皮各30克 木香(生)15克 甘草(炙)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主脾阳不足,食积不消,...
...不拘时饮用。 功效养血活血。 主治干燥综合征阴虚血淤,口鼻干燥,面色青暗,头晕目眩,大便干燥等。周舟 相关链接:何谓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以口干咽燥、目涩少泪为主要症状。 本病属学“燥证”范畴,根据...
...揣摩有得集》:补脾汤【处方】潞参4.5克 白术4.5克(土炒)云苓3克 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归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陈皮1.5克 炙耆3克 炙草1.5克 扁豆3克(炒)【功能主治】主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头发稀少。【用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说,中药的多样性对调节“亚健康”状态有好处。 这位中国著名的药学专家说,中国的中医中药有着优秀的哲学思想,例如个性化治疗和辩证看病用药,这是看病、治病的理想目标,也是中药与西药的比较优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们重视...
...伤湿,五苓散治伤暑,皆可类推。又古方泄利与滞下,共为一门,《千金》又以宿食不消,在热利类,门类混滥,后学难明,不可甄别也。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补脾散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电子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补脾散 《寿世保元》补...
...有多种“灭火”要对症 舌苔厚腻是“上火”? 什么叫崩漏中医临床分为几型 神农尝百草,传说中的实在 沈自尹院士是怎样对“证”进行研究的? 肾虚,怎么越补越虚? 肾脏病的中医病因病理 肾脏病的中医证治 世界最古的体疗-导引 疏通气机治胃瘫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