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原文-出自《大戴礼记》_儒家_【文学360】

...实曰恕,内恕外度曰外,外内参意曰德,德以柔政曰知政,正义方曰知官,官治物则曰知事,事戒不虞曰备,毋患曰乐,乐义曰终。”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97.html

胡希恕_胡希恕运用经方三浅析 病位 病性 方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载方证颇多。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经方就是方证相应,如忽略了理论的指导,就会流于肤浅。胡希恕先生的方证不同于简单的方证相应,而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与辨证论治毫不抵触,而是密不可分割的。但由于疾病是复杂的,病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xishu/1162-2-1.html

病被忽视的根源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医思维方法的因素中医思维方法的特点是宏观的、整体的和封闭的,观察疾病的方法长期处于黑箱循环式,并且是直观的,综合为主的。辨证,正是这种思维方法的产物,辨证的过程从诊断疾病到处理疾病的整个思维方法都是综合的、封闭的,从哲学角度来说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1.htm

孝章·文昌孝经

...始克为孝,始百行,惟孝为源。 我孝父母,不敬叔伯,不敬祖曾,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和姻娅,不睦乡党,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忠君上,不信师友,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爱人民,不恤物命,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敬天地,不敬三光,不敬神只,于孝有亏...

http://wenxue360.com/guji/5265.html

经络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依据疾病所患部位和按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可以推求疾病所属何经,从而指导临床按经用药,可以提高疗效。因此,经络部位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外科大成·经络大略》中说: “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3.html

奚九一_二、推崇“分病邪、分期辨证”的病证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兰台轨范·序》曰:“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由生,其所由生又当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病。”对此观点,奚氏极为赞同。他认为:周围血管病临床诊治,首先必须识病,此“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jiuyi/551-3-2.html

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的理论认识_【中医宝典】

...西医病的理论关系。 1 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反复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证、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99.html

李堪印:疗骨伤当位与辨证结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编者按: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法则,对中医骨伤科也不例外。李堪印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位施法”理论,他认为骨伤科疾病的诊断必须深入到位,才能抓住骨伤科疾病的实质。位施法是对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补充,在诊断和治疗上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61.html

方证不同于辨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模式最为强调的“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病机用药”思想渗透在现今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同时,业内对于辨证论治以外的疾病治思维模式却逐渐淡化。其实,在中医学经典著作中蕴藏着另外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疾病治体系——方证对应。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52.html

士》原文-出自《吕氏春秋》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士: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若枹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也。 2、士:静郭君善剂貌。剂貌之为人也多訾,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静郭君,静郭君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938.html

共找到240,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