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颅脑损伤初期处理,及时心肺复苏、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抢救脑疝、改善微循环可望降低迁延性昏迷的发生率。...
...心肺功能测定不仅对于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的诊断康复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其他许多残疾患者康复评估的重要内容,如高位截瘫、严重的脊柱侧弯及胸椎后凸畸形、运动神经元病、肌病等程度不等地影响心肺功能,在康复医疗中应引起重视,勿以遗漏。...
...如果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心跳呼吸停止后,前4分钟的心肺复苏急救最为重要。如果错过了心肺复苏急救最关键的前4分钟抢救“黄金期”,将可能落下终身后遗症。临近寒假、春节,又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昨天,新华医院儿科继续医学教育学院的急救专家走进...
...患生殖器官炎症的可能性。 性生活不注意卫生也很容易引起宫颈糜烂,预防宫颈糜烂须重视性生活,同时预防宫颈糜烂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关于宫颈糜烂的预防,给大家介绍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①讲究性生活卫生,适当控制性生活,坚决杜绝婚外性行为和避免经期...
...西医治疗 1.入院前现场急救 由于病人的预后直接与复苏的时间和效率有关,救护者须首先搜寻和找到淹溺者,将其救上岸,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有报道入院前干预者预后较好,有效的入院前复苏可使32%心搏骤停患者恢复。淹溺9min以上...
...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工作会议。会议透露,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实施4年来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由2003年的4。26%下降至2006年的2。88%;窒息新生儿死于分娩现场的发生率由过去的万分之3。8,降至2006年...
...心脏骤停都不够全面。我们认为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脏骤停。此定义与Cecil内科学第16版(1982年),心肺复苏一章中的定义不谋而合。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为“心脏停...
...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上午发生率增高的节律变化。上午发生率增高可能与病人此时体力和精神活动增加有关,心肌缺血、心室纤颤及血栓形成等危险性增高是上午易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原因。猝死发生前病人可无任何症状,甚至可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约半数以上...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心脏停搏5~10s可出现眩晕或晕厥,超过15s...
...延迟复苏,是指烧伤休克已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的液体复苏治疗。我国的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许多地区,交通和通讯仍然很落后,加上一些基层医疗条件较差,烧伤救治知识普及不够等原因,一些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