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为冬气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首先,我们来看寒,寒是冬日正气,这一点我们在中基里面已经学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怎么会产生寒呢?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阳本性是属热,春夏阳气处于释放状态,热东西散发出来了,所以,天气变得温热。但是,春天释放程度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9.htm

忧患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1913年,美国医史学家嘉立森(F.Garrisen)介绍世界医学史专著——医学史面世。全书近700页,但有关中国医学内容不足一页,且有谬误。 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伍连德向嘉立森去函质疑,得其回复称,“中国医学或有所长,顾未见有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87.html

伤寒传足不传手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动物中,除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45/69.htm

苦、干、眩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接下来我们看苦、干、眩,苦是什么呢?苦是火本味,火味为苦。干呢?凡物近火则干,故干者火之性也。眩者则如释名所言:“悬也,目视动乱如悬物,遥遥然不定也。”是什么东西具备这个“遥遥然不定也”之性呢?很显然,风(木)具备这个性,火具备这...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56.htm

燥热与寒湿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前面我们讲燥与湿本性,这个应该容易理解。因为你一把它放到自然背景里,就很容易感受到。素问里面把燥邪又叫做清邪,治清以温;难经广义伤寒在谈湿时候它讲湿热而不讲寒湿,这就是从本性上言。本性是大局,是整体。但是,燥与湿还有另外...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24.htm

阳明府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同为仓廪之官,也就不足为笑了。下法为什么能治百病?素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六经与肠胃,百川与大海这个关系,不但在伤寒论中很重要,在整个中医里也很重要。尤其对于中医治法研究,这就是一个关键处,这就是一个秘诀处。中医下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19.htm

少阳病时相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家公认了,东汉用量确实就是柯雪帆教授研究出这个量,那我们就应该想一想,对于伤寒论许多问题,对于中医许多问题,是不是就要重新来认识和评价呢?接下来我们看引起质变第二个因素,即数变到质变。由数变化而致质变化,在上述这两个方剂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9-3.html

高等中医院校本科医学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精华为主,尤其应在中医防治疾病思维理解上下功夫。经典课教学应有突破,应打破原有原文注释讲解模式。内经建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则应重点讲解内经反映理论体系;伤寒论提出了辨证论治体系,则应以讲解辨证论治体系为主;金匮重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356.html

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思考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一是指中国固有医学,二是指用中国固有医学理论和方法治病医生。中药是指中医所用传统药物。我国宪法把医药分为“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两大类,“我国传统医药”指是中国固有医药,可以简称为“中国医药”,即通常我们所说广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05.html

结语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他学医方法和途径时,他答复是:熟读素问耳!可见在大师们眼里,基础东西都是头等重要。而回顾中医境况,在高等中医院校里,素问一遍人已属少见,熟读者更是鲜矣。这样我们怎么来开展对这门学问研究呢?这真是令人担忧事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13-0.html

共找到1,097,5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