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生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脾虚引动内风而致的病证。临床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为主证,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宜补脾祛风。选用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或归脾汤加羌活、...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080.htm

血虚发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失血过多,血虚无以养筋所致的痉病。见《类证治裁·痉症》。证见手足搐搦,或角弓反张等。《张氏医通·风门》:“血虚之人发痉,或反张,或只手足搐搦,或但左手足动摇。”治宜养血熄风,用十全大补汤加钩藤、蝎尾,或用大营煎等方加减。”参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95/88.htm

感冒推拿法_【中医宝典】

...患者取坐位,术者先以一指禅推法推风池、风府、风门、肺俞诸穴;接着推印堂、阳白、太阳,头维至百会穴,往返3-5次;然后抹印堂至太阳,再由太阳经头维抹至风池穴;最后按百会,拿风池、风府、肩井、曲池、合谷穴。 风寒者,加头颞部扫散法,按风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16.html

风门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即《汤液》风升生也。古庵云∶风属阳,善行数变,自外而入以郁正气,故治风多行气开表药。又风入久变热,热能生痰,宜用祛风化痰药。又热极生风,风能燥液,宜用清热润燥药。防风防风气温味甘辛,通疗风痛满身,头目胁痛并胸满,除湿止汗住崩津。凡药必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9-2.html

《丹台玉案》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痫症) 类中风证 附痫症 疠风门 HT症门(附?) ?门 麻木门(附脱阳) 附:脱阳 中暑门(附注夏) 附:注夏 中湿门(附痿症) 附:痿症 卷之三 疟疾门 痢疾门 黄胆门(附黄肿 附黄汗) 附:黄肿 附:黄汗 火门 发热门 痰门(附痰饮)...

http://qihuangzhishu.com/649/index.htm

《丹台玉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痫症) 类中风证 附痫症 疠风门 HT症门(附?) ?门 麻木门(附脱阳) 附:脱阳 中暑门(附注夏) 附:注夏 中湿门(附痿症) 附:痿症 卷之三 疟疾门 痢疾门 黄胆门(附黄肿 附黄汗) 附:黄肿 附:黄汗 火门 发热门 痰门(附痰饮)...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taiyuan/index.html

·百家姓

...历史来源 「」源出: 一、 以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云:春秋时鲁国有诸邑,大夫食采其地者,子孙以为氏。鲁诸邑故址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二、以祖名为氏。据《姓考》所载,汉高祖以故粤王无为闽越王,其后以"无"中的""字为氏。 家族...

http://wenxue360.com/guji/2492.html

风门的解释_风门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冬日禦風的門。 紅樓夢.第八十九回:「把風門推開一看,只見西北上一層層的黑雲漸漸往東南撲上來。」 吹笛時,兩脣之間所留的小空隙。...

http://hanwen360.com/c/69459.html

风门方_《医门法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麻木不仁,本方中加羌活、连翘各一钱半。防风通圣散 治风潮搐,手足螈 ,小儿急惊风,大便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一切风症。 防风 川芎当归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 山栀子 石膏 桔梗 黄芩 白术 荆芥 甘草 滑石(各五分) 上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falv/625-6-3.html

口噤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口噤者,足阳明之病也,颊车穴主之。盖阳明经络,挟口环唇,循颊车。而诸阳筋脉,皆上于头,三阳之筋,并络颔颊,夹于口。风寒乘虚而客其经,则筋挛急,牙关紧,因而口噤;又有风热太甚,风喜伤肝,热能燥物,是以筋燥劲迫,因而口噤。此皆实邪为病,中风门...

http://qihuangzhishu.com/472/208.htm

共找到62,2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