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的重要性_【中医宝典】

...被遗弃,惟独取寸口,三指诊脉几成中医之标识,足资证明学在之中决非排列末位,更不可舍弃不用。 所以,玉函经所言“为医门之先,其理微妙,未易研究,大抵问而知之以视其外,切而知之以察其内,证之于不可偏废”较为中肯。实际上依靠而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0.html

寸口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或“口”。按脏腑经络学说的观点,寸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肺主气而朝百脉,肺的经脉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脏腑气血营养的来源,所以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可从寸口上体现出来。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unkou-1253.html

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是以寸口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外感之变,以右之气口内伤之变。此法自东垣侣用之后大行于世,对产生了很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4.html

脉经在病机方面的缺憾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经一至六卷中部分内容是王叔和所撰,反应了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在主病上充分反映了和证只不过是对应关系,例如在脉经的第二卷中说:“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也。苦脐痹,小腹中应有疝瘕,王月即冷上抢心,剌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后横理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6.html

大小肠部位辩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王叔和云:‘寸口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此痈生肠内所以致。然所服者,乃云母膏为丸耳。切脉至此,可以言医矣。李后以医科乃,至博士。”余谓大肠于右关,小肠于左关,较之于两寸或两尺,不仅更符临床之实际,且深契于脏腑之排列。倘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oumengcheng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1044-7-7.html

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寸口诊法则是取桡动脉脉搏,因此动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中医诊脉部位都是动脉位置浅表可以触到搏动的部位,桡动脉则是最主要的,后世法即以桡动脉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千金翼卷第二十五_千金翼

...母为实邪,不治自愈,反得微浮而短涩者,是肺之乘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自愈,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肾,火之畏水为微邪,虽病不死。 寸口 寸口紧者,中风风头痛,亦为伤寒头痛。寸口沈而横者,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浮大而实,宿食不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79.html

寸口论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脏也.由此观之.不特阳经之病.宜取决于寸口.即病之由阳入阴.或直入阴经者.寸口.皆不容忽矣.有此十六字以为大纲.此外之相搏而成病者.即从此引伸触类.以审病因之所在.此在平日熟玩工夫....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12.html

虚实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人之所病,五实具有者,不泄当死;所病五虚具有者,不下食当死也。编者按:素问无“问于岐伯”字。黄帝曰:何谓五实五虚?岐伯曰:盛,其皮热,腹胀,前后不通,悗瞀,此谓五实。人迎、...

http://qihuangzhishu.com/106/73.htm

寿小云:中医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加以提取;三要对提取的脉象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区分。 寿小云的病诊断体系中,诊脉部位的精细和对脉管周围组织的细微体察是关键。 关于寸口部位,他认为素问·要精微论的描述最为详尽和实用。把寸口由寸、关、尺三部再细分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共找到550,9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