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运指是指的具体运用,指法是对者三指,在诊脉时运动规律的总结。可以说,前人丰富的诊脉经验,都凝集在指法之中了。历代有关指法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 1、举按举按是脉的基本指法,它通过三指用力轻重的变化,以诊察脉搏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的方法和意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叩四。 触、摸、按三的区别表现在指力轻重不同,所达部位浅深有别。触者用力轻皮肤;摸者稍用力达于肌层;按则重指力筋骨或腹腔深部。临床时可综合运用。一般是先触摸,后按压,由轻而重,由浅入深,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地进行诊察。《通俗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90.html

的起源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历代脉和今后脉学的研究发展亦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从史料上看《左传》记述缓和治病都还没提到诊脉,《史记·扁鹊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就是说脉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的时代,亦就是“医经”-派。但所谓扁鹊脉是否就是后来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8.html

鼻望提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五官先生鼻.五脏先成精.精乃一身之本.头为五体之尊.是以雷公问道.黄帝传经.五色独决于明堂.四先观其天牝.盖鼻者.形之始也.气之门户也.呼吸之间.通乎天地.贯乎经络.五脏六腑.无不毕达.四体百骸....

http://qihuangzhishu.com/736/64.htm

中医望口与之茧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关键词:茧。茧的形象为:下唇左口角初结如豆,渐长似蚕茧,溃后结痂。 关键词:茧。 茧的形象为:下唇左口角初结如豆,渐长似蚕茧,溃后结痂。 主病:胃热上攻,痰火化毒。 病例:癌。...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41.html

疔茧疳论_《疡科心得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疔生于上下嘴唇,系脾胃两经火毒所致。初起如粟,或不痛,或痒甚,其形甚微,其毒极深,其色或赤或白;若唇口上下紫黑色者,根行甚急,不一日头面肿大,三、四日即不救。疔毒以愈小而愈横也。治宜急泄火毒,勿损其脾胃之气,毒易散矣。以蟾酥丸、犀角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xindeji/731-8-15.html

《四韵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专着。一卷(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清·何梦瑶撰。首为十二经脉歌,次为四心法撮要、辨阳证阴证要诀。书中对诊脉,望色,察面及五官、、齿,辨舌,闻声及问症等分别予以论析,并介绍八脉要诀、脉象、主病、脉症宜忌、胎产脉、死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1.htm

焦_《伤寒大白》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手阳明大肠下部热也。故焦之症,有用保和散,消导上部胃家食滞而愈者;有用承气汤,去下部大肠燥粪而愈者。不独凉膈清热一可尽之,例如热邪谵语,唇焦口燥,渴而消水,用凉膈散、导赤各半汤,清上焦燥热者。食滞谵语,唇焦口燥,渴不消水,用枳实豆豉汤、...

http://qihuangzhishu.com/682/55.htm

小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无序,故难以诊察。因此,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小儿脉的主要方法。 一指总候三部的诊脉简称“一指定三关”。操作方法是: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右手大拇指按于小儿掌后高骨部脉上,不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中医望口与黑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关键词:黑。黑的形象为:上唇色素沉着,舌淡红偏暗,苔白厚腻,黄色为染苔假象。 关键词:黑。 黑的形象为:上唇色素沉着,舌淡红偏暗,苔白厚腻,黄色为染苔假象。 主病:肾虚湿浊内蕴。 病例:阿迪森氏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35.html

共找到108,0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