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厥阴治法,有“调其中气,使之和平”之语。所谓调其中气者,即升脾降胃之谓也。所谓使之和平者,即升脾降胃而肝气自和平也。至仲景着《伤寒论》,深悟《内经》之旨,其厥阴治法有吴茱萸汤;厥阴与少阳脏腑相依,乃由厥阴而推之少阳治法,有小柴胡汤。二...
...方与上焦之燥热无碍。有因冲气上冲兼胃气上逆,致气海元阳随之浮越者。其脉多弦长有力,右部尤甚,李士材脉诀歌括所谓直上直下也。其证觉胸中满闷烦热,时作呃逆,多吐痰涎,剧者觉痰火与上冲之气杜塞咽喉,几不能息。宜治以拙拟降胃镇冲汤(方见“论冲气上冲...
...作者:庞安石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00年 卷第一 叙论 太阳证 阳明证 少阳证 太阴证 少阴证 厥阴证 两感证 三阴三阳传病证 卷第二 可发汗证 不可发汗证 四逆证 和表证 可下证(血证附) 不可下证 可水不可水证 可吐不可吐证 可灸...
...,但利湿清热,病即可愈。是以六一散为治暑痢之定方,而非所论于秋日之痢也。迨至已交秋令,金气渐伸,木气渐敛,人之脏腑原可安于时序之常,不必发生痢证也。惟其人先有蕴热,则肝木乘热恣肆,当敛而不敛,又于饮食起居之间感受寒凉,肺金乘寒凉之气,愈...
...(二钱) 没药(二钱)炙山甲(钱半) 薄荷叶(钱半)脉象洪实者加生石膏一两,小便不利者加滑石六钱,大便不通者加大黄三钱。咽喉之证热者居多,然亦间有寒者(参观“论喉证治法”内治刘姓童子一案)。又咽喉两旁微高处,西人谓之扁桃腺,若红肿西人谓之...
...大便下血证 【病人基本资料】 阜城杜××,年四十五岁,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 因劳心过度,每大便时下血,服药治愈。因有事还籍,值夏季暑热过甚,又复劳心过度,旧证复发,屡治不愈。遂来津入西医院治疗,西医为其血在便后,谓系内痔,服药血仍不止...
...论心机亢进之病∶有因外感之热炽盛于阳明胃府之中,上蒸心脏,致心机亢进者,其脉象洪而有力,或脉搏加数。可用大剂白虎汤以清其胃。或更兼肠有燥粪,大便不通者,酌用大、小承气汤以涤其肠,则热由下泻,心机之亢进者自得其平矣。有下焦阴分虚损,不能与上焦...
...,但利湿清热,病即可愈。是以六一散为治暑痢之定方,而非所论于秋日之痢也。迨至已交秋令,金气渐伸,木气渐敛,人之脏腑原可安于时序之常,不必发生痢证也。惟其人先有蕴热,则肝木乘热恣肆,当敛而不敛,又于饮食起居之间感受寒凉,肺金乘寒凉之气,愈...
...有痰积胃中,更溢于膈上,浸入肺中,而作喘者。古人恒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或十枣汤下之,此乃治标之方,究非探本穷源之治也。拙拟有理痰汤,连服十余剂,则此证之标本皆清矣。至方中之义,原方下论之甚详,兹不赘。若其充塞于胸膈胃府之间,不为痰而为饮,且为寒...
...(袋装)煎汤饮之,以涤荡其痰。其为热痰者,可于方中加芒硝四钱。有胸中大气下陷,兼寒饮结胸者,其证尤为难治。(曾治一赵姓媪,案详回阳升陷汤后,可参阅)。 至于外感结胸,伤寒与温病皆有。伤寒降早可成结胸,温病即非降早亦可成结胸,皆外感之邪内陷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