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第十六_《钟吕传道集》

...吕曰:“所谓观之理,可得闻乎?” 钟曰:“观、坐忘、存想之法,先贤后圣有取者、有不敢者。虑其心猿意马,无所停留。恐因物而丧志,而无中立象。使耳不闻而目不见,心不狂而意不乱。存想事物,而观坐忘,不可无矣。奈何少学无知之徒,不知交会之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0933.html

攻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用软坚散结或消瘀的药物,消散或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适用于血瘀、气结,或湿痰凝聚所致的症块、肿核等。如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之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05.htm

《疬科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瘰疬专着。一卷。清·梁希曾撰于1909年。书中载点疬药方及用法,并阐述了瘰疬的辨证治疗及饮食调摄等内容。体现了梁氏善用点药和潜消法的学术特点。现有《三三医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066.htm

《疬科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瘰疬专着。一卷。清·梁希曾撰于1909年。书中载点疬药方及用法,并阐述了瘰疬的辨证治疗及饮食调摄等内容。体现了梁氏善用点药和潜消法的学术特点。现有《三三医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15.htm

所因治说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因治说云,治伤寒有法,医杂病有方。方即义方,法即法令。外病用法令,犹奸邪外扰,非刑不除;病用义方,犹父子兄弟不足,以礼格之而已。故内外之治,由是而分。外邪难辨,当以例明;内证易知,只叙方证,学人不可不审。 目录...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neisuoyinzhishuo.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②(nà,音纳)。古同纳。受纳,进针,性交。《灵枢·营气》:“营气之道,谷为宝”。《素问·调经》:“候呼针。”《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42.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②(nà,音纳)。古同纳。受纳,进针,性交。《灵枢·营气》:“营气之道,谷为宝”。《素问·调经》:“候呼针。”《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阴器,则梦接...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84.htm

消痞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治疗痞积、痞满的方法。①胸胁下有肿块,坚实不移者为积,须消痞化积,如鳖甲煎丸。②胸胁胀满,痰食停滞者为痞满,须消痞化满,如失笑丸。...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38.htm

《医学心悟》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序 自序 凡例 卷一 医中百误歌 保生四要 治阴虚无上妙方 人参果 医有彻始彻终之理 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 火字解 脉法金针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医门八法 汗法 和法 下法 消法 吐法 清法 温法 补法 伤寒纲领 伤寒主治四...

http://qihuangzhishu.com/657/index.htm

《医学心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鼻黑鼻衄 产后乳疾 栝蒌散 香附饼 乳痈乳岩 神仙太乙膏 妇人隐疾 九味芦荟丸 龙胆泻肝汤 卷五 外科十法 消法(一 艾灸法(二) 神火照法(三 刀针砭石法(四 围药法(五 开口除脓法(六 收口法(七 总论服药法(八 复五善七恶救援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wu/index.html

共找到208,5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