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 咏苎萝山注释_【古诗文大全】

...1、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2、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573.html

西施是怎么死的?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假定历史上确有西施其人,那么她的下落问题,也是人们感兴趣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西施随范蠢隐居说。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蠢,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以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55.html

西施传说的溯源_古代美女_【文学360】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 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东施效颦”)、地名传说(如“白鱼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49.html

西施的结局:沉海说_古代美女_【文学360】

...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传说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934.html

第十八章 破吴投江_《西施艳史演》

...第一,今功成事就,竟决然随鸱夷而去,真可谓有志矣。” 其意盖谓伍子胥在鸱夷之器,盛尸而投江中,今西施亦自投江,故言随鸱夷而去也。后人不知此意,以范蠡使人迎西施于姑苏台,有隐居五湖,美人共乘一舸,遁入烟水深处之语。 且因范蠡辞越而去,改名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3809.html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唐代李白的《西施 / 咏苎萝山》类型:人物原文如下: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http://wenxue360.com/mingju/4412.html

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全诗赏析

...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越江词》 原文如下: 山围江郭水平沙,过雨轻舟泛若耶; 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赏析 作者这首《越江词》是咏古诗,咏西施西施当年采莲的地方叫采莲注,即若耶溪。 原诗咏的是当年西施采莲泛舟的故事——自从西施...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6.html

第十二章 溪边订约_《西施艳史演》

...荐举闺友,为国效力,非特下官感激不已,想吾越国,上自越王,下至百姓,亦莫不感激小娘子了。即此一言为定,明日当备车马前来迎接。” 西施一口应承,绝不推辞。范蠡遂西施作别,径回诸暨城内。西施亦收起所浣之纱,回归家中。 未知范蠡果来迎接西施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3803.html

珍珠_中药_【中医宝典】

...鉴别反应(附 录Ⅳ)。 (3) 取本品,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荧光;通常环周 部分较明亮。 【炮制】 珍珠 洗净,晾干。 珍珠粉 取净珍珠,碾细,照水飞法(附录Ⅱ D)制成最细粉。 【性味归经】 甘、咸,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2165.html

珍珠丘疹的诊断_如何鉴别珍珠丘疹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阴茎珍珠状丘疹尖锐湿疣鉴别诊断要点在于前者损害局限于龟头的边缘,损害数目较多,为珍珠状乳白色丘疹,表面光滑,损害随病程延长不增大,醋酸试验阴性;而后者损害不限局于龟头的边缘,多单个散在,损害较大,表面不光滑,多呈菜花状,随病程延长逐渐...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ZhenZhuQiuZhen340474.htm

共找到263,1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