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名蛤蟆蓝,一名地菘,子名鹤虱甘寒,无毒。《本经》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发明 天名精功专散血,有破宿生新之功,故《本经》言下血止血,又能涌吐风痰,杀虫解毒。擂汁服之,能止痰疟,漱之止牙痛,捣之敷蛇伤,煎服除淫秽邪毒,...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中医称为痄腮,民间亦有称为“鸬鹚瘟”、“蛤蟆瘟”。西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易于流行。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能在儿童群体中流行...
...将泡发的蛤蟆油用开水烫两次,倒入漏勺内待用。鸡脯肉撕去筋皮,剁成细泥,用适量鸡蛋清调稀过滤。将鸡蛋清打散,倒入鸡泥调匀,火腿切成细末。 主料:鸡脯肉100克。 配料:干蛤蟆油50克,熟瘦火腿肉15克,鸡蛋清2个。 调料:鸡清汤1500毫升...
...《本草纲目》无名精「释名」亦名天蔓菁、天门精、地菘、玉门精、麦句姜、蟾蜍兰、蛤蟆蓝、蚵草、豕首、彘颅、活鹿草、刘草、皱面草、母猪芥。果实名鹤虱,根名杜牛膝。「气味」(叶、根)甘、寒、无毒。李时珍说:“微辛、甘、有小毒”。「主治」1、吐血。...
...田父(宋《图经》)【校正】原附蛤蟆下,今分出。【释名】(音论)。【集解】颂曰︰按︰《洽闻记》云︰蛤蟆大者名田父,能食蛇。蛇行被逐,殆不能去。因衔其尾,久也。时珍曰︰按《文字集略》云︰,蛤蟆也而有食蛇之鼠;蛇制豹,而有啖蛇之貘。则田父伏蛇,...
...(宋《图经》) 【校正】原附蛤蟆下,今分出。 【释名】(音论)。 【集解】颂曰︰按︰《洽闻记》云︰蛤蟆大者名田父,能食蛇。蛇行被逐,殆不能去。因衔其尾,久也。 时珍曰︰按《文字集略》云︰,蛤蟆也而有食蛇之鼠;蛇制豹,而有啖蛇之貘。则田父伏...
...作者:朱丹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缪序 卷一 一、卒尸 二、痹 三、?(痉) 四、痿 五、厥 六、伤寒 六经余证 七、大头肿痛(附:蛤蟆瘟) 蛤蟆瘟 八、霍乱 九、瘟病 十、伤暑 十一、疟 十二、疸 十三、劳(劳极 ...
...作者:朱丹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缪序 卷一 一、卒尸 二、痹 三、?(痉) 四、痿 五、厥 六、伤寒 六经余证 七、大头肿痛(附:蛤蟆瘟) 蛤蟆瘟 八、霍乱 九、瘟病 十、伤暑 十一、疟 十二、疸 十三、劳(劳极 ...
...□ 姚海扬 树滋堂山东药膳研究中心 原料 主料:鸡脯肉100克。 配料:干蛤蟆油50克,熟瘦火腿肉15克,鸡蛋清2个。 调料:鸡清汤1500毫升,猪油、葱、姜、料酒、盐、白糖、胡椒粉、淀粉、味精。 制作 将泡发的蛤蟆油用开水烫两次,倒入...
...须五月间,取活蝼蛄一个,将抱退鸡子软白皮裹,入大蛤蟆口内,草缚泥固, 过取出,研末听用。又法,将蝼蛄置瓦上, 存性,不用大蛤蟆,亦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