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乏所致的水肿与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性水肿的鉴别在于前者血浆蛋白正常,有关维生素B1实验检查异常,但临床上严重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患者往往同时伴有1种或多种维生素缺乏,此时要严格区分是哪种营养素缺乏所致的水肿其意义已不大,但在治疗中则应...
...%,非糖尿病组为1.9%-5.8%,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良好(γ=0.91)。总之,目前测定糖化蛋白主要测GHb,其在临床上对糖尿病人治疗效果、监测病人对治疗的适应性方面应用较广,且是一个很好的参数,而对糖尿病的诊断作用不如血糖和OGTT灵敏...
...cm)。诊断时与标准值比较(我国成年男子为24.8cm),90%以内为正常,80~90%为轻度缺乏,60~80%为中度缺乏,〈60%为严重缺乏。(2)临床检查营养缺乏病的临床症状有特异性的和非特异性的。根据病人的脸色、体重、精神状态可以对其...
...外。2.血浆蛋白质为分泌型蛋白质。在与肉质网结合的多核糖体(pllyribosome)上合成,分泌入血浆前经历了剪切信号肽、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加工过程,成为成熟蛋白质。 3.血浆蛋白质几乎都是糖蛋白,含有N-或O-连接的寡糖链。仅...
...指导思想。至今临床生物化学中相当部分的工作就是细胞外液(即Bernard提出的内环境)的临床生化。由Van Slyke等人开创的体液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这一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所起作用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范例。(三)比色法和光度法在...
...临床与实验室两大部门的交流和共同提高,使实验室数据更好地被利用,更及时地被理解,转化为更高层次的诊断信息。根据几大医院的实践,有关生化检验医师的职责可参考以下各项:⒈能运用完整的实验设备,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咨询服务;⒉在充分考虑到该项测定的...
...这一进步与不同时期新的诊断方法问世紧密联系。60年代末afp检测用于临床使肝癌的诊断产生第一次飞跃;80年代电子计算机与新技术结合产生的超声显象、ct、mri等新的定位诊断方法问世导致肝癌的诊断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使肝癌的诊断由“临床期...
...10月25日,中国应用蛋白质指纹图谱三周年成果大会透露,我国已有20多家医院应用蛋白指纹技术对临床常见的十多种恶性肿瘤进行检验和研究,该技术还在老年痴呆、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器官移植检测中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任何疾病...
...蛋白质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只指肽链中氨基酸排列的顺序,二至四级结构表明主、侧链空间排列的关系。分子量超过1,000,000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按照氨基酸侧链及氨基与羧基的数量,可将20种氨基酸分为三类(表2-1)...
...、脱水、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的作用等;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在临床医学上,变性因素常被应用于消毒及灭菌。反之,注意防止蛋白质变性就能有效地保存蛋白质制剂。变性并非是不可逆的变化,当变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