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庄子·田子方》:“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国语·越语下》:“遂乘扁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余幼在湖口,有一僧持显者书,周行各郡县……后~。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动宾式;作谓语;表示...
...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粤兵素弱,见之即溃,~。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指终身感到悔恨。 佩蘅子《吴江雪》第十六回:“则我之身虽死犹幸,他日殉节,庶有名目。但恐辱抹爹娘,害他涉险,计不出此,遗恨终天矣!” 洪仁玕后来谈到这~的事件时指出,‘安庆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继陷落不可复守矣。’ ◎《历史研究》1976...
...薛宝钗住在蘅芜苑,杜若、蘅芜两者都为香草的一种,使人想到楚辞“离骚经”里屈原总是在身上戴满香花。“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
...比喻各为其主。詈,指“骂”。 《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夫跖犬吠尧,~,彼固各为其主。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主谓...
...渺渺三湘万里程,泪篁幽石助芳贞。 孤云目断苍梧野,不得攀龙到玉京。 碧杜红蘅缥缈香,冰丝弹月弄清凉。 峰峦一一俱相似,九处堪疑九断肠。 玉辇金根去不回,湘川秋晚楚弦哀。 自从泣尽江蓠血,夜夜愁风怨雨来。 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 ...
...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古人送客至此,折杨柳枝赠别。 ②风物:风光和景物。 ③楚宫腰:以楚腰喻柳。楚灵王好细腰,后人故谓细腰为楚腰。 ④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蘅即杜蘅。 ⑤阳关:王维之诗《渭城曲》翻入乐内《阳关三曲》,为古人...
...甚年年、心事占秋多,芳洲乱芜生。正小山已桂,东篱又菊,秋为人清。肠断洞庭叶下,倚西风、谁可寄芳蘅。袅袅愁予处,欲醉还醒。 为问素娥饮否,自谪仙去后,知与谁明。耿盈盈如此,分影落瑶觥。步高台、夜深人静,有飞仙、同跨海山鲸。归来也,远游歌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