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则气亦化——三仁汤小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角度,认为本方有“宣上、畅中、渗下”之功。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三仁汤为湿温证的通用方。它的配合,用杏仁辛宣肺气,以开其;蔻仁、厚朴、半夏苦辛温通,以降其中;苡仁、通草、滑石淡渗湿热,以利其下。虽然三焦兼顾,其实偏重中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82.html

加味桂枝汤_【中医宝典】

...方药组成: 儿科学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1990年,董廷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首批500名名中医之一。经他悉心治疗的患儿达百万人次之多。他还开办上海市中医研究班,前后5届,培养了众多高层次的中医人才。曾6次获得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480.html

我国古代对医案的研究利用_【中医宝典】

...的训练,令医学生轮流治病,每人发给印纸,记录治疗的经过和结果,年终根据治疗效果,适当予以奖罚,乃至开除学籍。这种教育方式客观促使了医案的普及与提高。宋代名医钱仲阳、许叔微等首先在著作《麦冬汤、加减复脉汤等,亦是叶氏常用的救阴之方。清代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0.html

董廷瑶_医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1月20日。方药服后神志清晰,疹色转润,摇头停,(齿介)齿除, 神安热退(37.4℃)。舌红苔薄,大便不多,小溲仍通。再拟活血解毒为主。处方:大生地9g 杜红花4.5g 赤芍4.5g 桃仁泥9g 当归4.5g 生甘草2.4g 连翘9g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ongtingyao/583-2-3.html

堂弟东里内子咳嗽吐红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堂弟东里内子,咳嗽吐红,发热头眩,脚膝乏力,先已服滋阴降火十数剂不愈。饮食渐少,精神渐羸,恳予治之。两寸脉累累如贯珠,两尺俱软弱,此盛下虚之候。盛者,痰与瘀血也;下虚者,肾阴弱也。且生平好饮,不无助热,法当先清焦,化去瘀血宿痰,然后...

http://qihuangzhishu.com/668/294.htm

汪受传医案——表虚复感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三诊患儿外感已去,肺卫不固、营卫不和症状较为突出,故治疗选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其中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煅龙骨、煅牡蛎收涩止汗,共奏补虚调和阴阳之功。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临证医论医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3.html

序_《吴鞠通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嘉言《寓意草》,自述其所治验,而不以医案名;叶天士《临证指南》,盛行吴越间,市医浅学,奉若科律,然中多门弟子伪托,不皆出于天士。故纯驳互见,胶柱鼓瑟,贻误后来,识者病焉。淮阴吴鞠通氏,以医名大江南北,所着《温病条辨》,为吴又可之诤臣,下导...

http://qihuangzhishu.com/659/2.htm

古今医案谈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淳于意治疗疾病的25个医案,不仅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我国医学史上最古的、比较完整的医案,就是在世界医学史,也是现存最珍贵的历史资料。 宋代以前,书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0.html

曹镗胸膈不畅_《孙文垣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予曰∶其脉两寸洪滑搏指,两关微弦,两尺微弱,《难经》所谓溢脉也。九月深秋,木凋零时也,不宜弦大,大则盛下虚,至二月木旺,木能生火,火木性皆升不下,下无真阴以相济,是有阳无阴,有升无降,《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以...

http://qihuangzhishu.com/668/33.htm

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_【中医宝典】

...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也有介绍,认为验尸前必须要洗罨,用皂角洗尸体后,再用糟醋洗罨,可防止检验时细菌感染。 通过以上这些记载的内容,可以了解宋代法医学的辉煌成就,在同一时代,欧洲的法医学还处在黑暗时期,到18世纪他们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5.html

共找到308,1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