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郑序_《阅微草堂笔记

...河间纪文达公。久在馆阁.鸿文巨制.称一代手笔。或言公喜诙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今观公所署笔记.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渭是非不谬于圣人者与!虽小说,犹正史也。公自云.“不颠是非如(碧云霞)。”.不挟恩怨如(周秦行纪),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139.html

洪迈笔下的中医药文化_【中医宝典】

...《容斋随笔》和《夷坚志》是南宋文学家洪迈的笔记集,其考据精确、议论高简、涉猎广泛,被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崇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纵览书中有关医药卫生的经典摘论、史实记载、医家轶事,涉及到医学史、本草学、炮制学、方剂学、卫生习俗等诸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15.html

古代中印医药学交流史_【中医宝典】

...,用中医药学为印度人诊治疾病,并介绍、宣传中医药学,如本草学、脉学、延年益寿术等知识,促进了中印医药学的交流。 我国向印度传入药物的时间较早,品种也较多。如中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大都收录到了唐朝以后的历代本草著作中,并完全中医药化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36.html

苏轼轶闻:佛印

...(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67.html

苏轼家庭成员

...王弗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生十有六岁,而归于轼。”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苏轼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70.html

苏轼主要成就

...,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64.html

苏轼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31.html

苏轼生平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63.html

刻苦钻研中医学,溯因求源有七端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从古今文献探析,历代医家之所以从事、研究中医药学,其中原因大致上可归纳为七种状况:1、由于家人(或自己)患病,促成其刻苦钻研医学,这一类医家较多,如姚菩堤、朱丹溪、卢和、戴仲积等;2、因科举失利,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观点,由儒而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25.html

北宋校正医书局的中医史料_【中医宝典】

...□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 目前中医界流传及应用的诸多古籍,其历史传承与1057年成立的北宋校正医书局相关。关于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有史料可证。 《苏魏公文集》 外台秘要》之类多讹舛,本草编载尚有所亡,于是选官校正。” 通过以上史料及各医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036.html

共找到52,4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