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等地区,其中海南岛流行最为严重,以后常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本病系由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其长短与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关系。 (一)登革热 ...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15天,通常为5~8天。 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病毒感染性疾病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与重型。登革出血热分为无休克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
...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三)易感...
...已将登革热与非典并入5大传染病而予以高度重视。 另据广东省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公布,截止8月2日,该市确诊的登革热仅1例,该患者已经治疗痊愈出院。因此,目前不可能爆发登革热,但仍须提高市民灭蚊防病意识。 ...
...人们一向认为,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多发现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虽然从理论上说来,它与多数传染病一样,通过医疗环境交叉传播登革热应当是可能的,但一直未见此类事件发生。法国贝桑松市一家医院首次报告了该院收治的一名旅游归来的病人将登革热传给了为他...
...分为三型: (1)典型登革热:突然起病、畏寒、迅速高热(一般24~36小时达39~40℃),少数呈双峰热。头痛、眼球或眶后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腰痛,少数患者出现腹痛。 极度疲乏,纳差。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胸、背皮肤潮红、表浅淋巴结肿大...
...著名学术杂志《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上。 该研究主要参与者之一的尹正博士在壁报交流时介绍说,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也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有效治疗登革热。而针对登革热的...
...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常见病。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媒介。人被叮咬后皮肤会明显隆起,痒感强烈,尤其是在白天训练和午睡时要加强防范。被传染登革热后,人会出现发热、脸部潮红、头痛无力、全身酸痛等症状,因为与的症状...
...该国7月底以前就有4136人患登革热,其中90人已经死于此病。今年的情况与往年不同,农村地区已经有许多人感染了此病,而以前人们主要是在首都金边发现这种病的患者。 其他的一些被who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特别提名的国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
...蚊属于双翅目、蚊科(Culicidae),是一类最重要的医学昆虫。蚊与其它双翅目昆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①喙细长,比头部长好几倍;②翅脉特殊,翅脉与翅缘有鳞片;③足细长,覆有鳞片。蚊的分布很广,凡有人类的地方几乎都有蚊类的活动。蚊的种类很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