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见病_【中医宝典】

...“”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依据。人体内脏功能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问、切,是其中很重要一环。 最健康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层雾状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8.html

学认识_【中医宝典】

...。也就是太史公所讲:“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仓公传黄帝扁鹊之书,学在世界医学中成为门独特学问。仓公是起了承先启后作用。仓公在学上做了很多工夫,仓公说:淳于意齐王太后病,,便说是风瘅客于胞。因为他切脉发现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学看经验_【中医宝典】

...、读书 首先要说明,是初时学习,必须将书读熟,王叔和濒湖脉学体状诗说:“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无头无尾是怎么说呢?那即是中央独动,两头都虚。也就是说:关上摇幌为动,寸尺则无此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在现代诊疗疾病中的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当然要有四包括参与,不但如此,在中西医结合工作中,乃至西医在使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亦都需要使用,中西两者在接触中就给提出了新任务和新发展要求。 在近几十年实践中,大家有意识无意识地积累了若干这方面经验。这些经验虽然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3.html

手诊能代替吗?_【中医宝典】

...出来,所以就知道其中原因了. 3、手诊受环境职业影响较大,体力劳动者,手纹较深,皮肤粗糙,气色也不好辨认,特殊职业也影响手诊效果,特殊环境如(冬天)也影响手色诊断,而相对来讲比较隐蔽,受条件影响比较小! 4、手诊也必须四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71.html

人迎气口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根据人迎与气口所在部位特点,其在实用价值,是不容忽视。人迎位在结喉两旁,迎面正当人视线,因面颈侧脉动外露,明显易见。根据这特点,既可作为望诊观察,又可便于用手切按,所以这里动脉及其穴位,有“人迎”之称。 人迎是足阳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运指是指法具体运用,指法是对者三指,在诊脉运动规律总结。可以说,前人丰富诊脉经验,都凝集在指法之中了。历代有关指法论述,是相当丰富,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 1、举按举按是基本指法,它通过三指用力轻重变化,以诊察脉搏...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救危症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患者运用。若寸口微弱,但趺阳脉有力,示胃气尚存,有救治可能;若无,则胃气绝,难救。而太溪候肾气,先天之本,存则若树之有根,无则根断,难救。临床实践证明,危症三有生死相关诊断意义,是中医临证决断生死,救治危症一大优势。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610.html

指法之调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正压上为常法也。”虽然这两种说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但使用指目,感觉最灵敏,是诊脉常法。 3、下指诊脉者一般坐在患者对而或侧而。医者用左手患者右手,右手患者左手,或者医不换手,单用左手或右手,患者两手之。只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7.html

方法和注意事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可用“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因小儿寸口部短,不容三指定寸关尺,且易哭闹,不合作。 4、举按寻:这是诊脉运用指力轻重和挪移,以探索脉象种手法。 滑伯仁《家枢要》说:“持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0.html

共找到1,076,3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