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有气如烟抢上。【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后服,一日三次。【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活人心统》卷一:朱砂凉膈丸【处方】川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目录 《内外伤辨》黄连清膈丸 《内外伤辨》黄连清膈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内外伤辨》:黄连清膈丸【处方】麦门冬(去心)30克 黄连(去须)15克 鼠尾黄芩(净刮)9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心肺间有热,...
...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症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或偏侧面肌痉挛症,是一侧面神经受激惹而产生的功能紊乱症候群。多是一侧,双侧罹患者很少,约占4%。患者多是40岁以上成人,男女性别之比为2∶3。发病率约占人群之64/100000。 Stocks...
...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令人头疼的肌痉挛。六十五岁的刘先生突然脑中风,当他被及时地抢救过来以后,右患肢一点知觉也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渐渐地有所好转。可是,正当刘先生和家属觉得有了点康复希望的时候,刘先生的右胳膊却逐渐僵硬...
...根据病因可将此病分为特发与继发两种。继发性者亦称症状性面肌痉挛,凡在大脑皮层到面神经分支末梢的整个通道中,任何压迫刺激性病变均可诱发此病。临床常见的如中耳乳突炎症和肿瘤,桥小脑角的占位性病变(胆脂瘤和听神经瘤)及脑炎,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发病初期多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湿热,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脾湿肺热而发病。在后期,往往湿已去,热已清,毒已消,以气滞血瘀为主。故中医辨治可分为肝胆湿热、脾湿肺热、气滞血瘀三型论治。 肝胆湿热 在...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一位49岁妇女,有便秘病史十余年,大便不用泻药则6~15天一行,用泻药1~2天一行,伴脘腹胀满、左下腹疼痛,来求中医。笔者觉得这位病人的情况非常有代表性,有必要对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辨治和生活调理作介绍。 习惯性便秘...
...隔膜 [diaphragm]。如:膈言(肺腑之言);膈肢(用手探入腋下使发痒而笑);膈噎(中医指胸腹胀痛、下咽困难、常打嗝等症状);膈臆(肺俯,肝胆。比喻内心)...
...》加味凉膈散 《济阳纲目》加味凉膈散 《济阳纲目》加味凉膈散 《叶氏女科》加味凉膈散 《医林绳墨大全》加味凉膈散 《寒温条辨》加味凉膈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仁术便览》加味凉膈散 治耳湿肿痛。大黄(酒炒) 黄芩(酒浸) 防风 荆芥 ...
...以通降下行为顺,如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引起肝胆气郁,疏泄失常,通降失调,即产生“不通则痛”的症状。如湿热熏蒸,浸淫肌表,则可发为黄疸。治宜理气活血,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中医可将急性胆囊炎分为以下三型辨治。 气滞型: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