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活人方》固肾启脾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活人方》:固肾启脾丸【处方】白术8两,茯苓4两,补骨脂4两,杜仲4两,肉果2两,五味子2两,粟壳2两,肉桂1两,吴茱萸1两。【制法】上药醋调,炒米粉糊为丸。【功能主治】脾肾之元气两虚...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补脾汤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羸,喜噫,四肢逆冷,多卧少起,情意不乐。人参 茯苓 草果(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 麦 (炒) 甘草(炙,各一两半) 浓朴(去皮,姜制炒) ...
...,利小水用黄芩、木通,入四苓散;痰宜豁痰,用海石、青黛、黄芩、神曲,作丸服,或用吐法吐之,以升提其清气;食积宜消导之、疏涤之,神曲或大黄等;泄泻水多者,必用五苓散。止泻方∶肉豆蔻(五两) 滑石(青冬一两二钱半,夏二两半,秋二两) 上用姜汁曲...
...泄泻者,乳食伤脾也。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中气喘、呕吐泄泻。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人参 白术(炒) 茯苓(去皮) 山药(炒) 甘草(炙,各二钱) 莲肉(去心)、白扁豆(一钱半,...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而言。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受病脏腑主要为脾胃与小肠。 因风而泻型 本期因感受风邪,风邪伤脾,脾失健运,则腹泻、肌热鼻干、无汗恶风、头痛腰痛、项背强几几不利。取足太阳、足阳明经穴,用泻法。 穴位:风门 ...
...〔钱〕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脾胃虚寒则面 白,目无精光,口鼻气冷,肌体瘦弱。吐水腹痛不思乳食,用益黄散。下利用调中丸。伤风手足冷者,脾脏怯也,先用益黄散补脾,后用大青膏发散。脾病见四季,皆放余四...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
...神疲面黄,睡时露睛等。 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主要表现为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等。...
...目录 《中国药典》启脾丸 《百一选方》启脾丸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启脾丸 《是斋百一选方》启脾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启脾丸【处方】人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50g 山药100g...
...有湿,有火,有气虚,有痰积,食积。胃苓汤治感暑湿夹食,泄泻烦渴,兼食瓜果太多,肚腹疼痛作泄。苍术 浓朴(姜制)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各一钱) 肉桂(五分)盐少许一方 治湿泄。水泄,腹不痛是也。猪苓 泽泻 白术 苍术 赤茯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