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于口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开窍于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 开窍于口】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有病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04.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疡、支气管哮喘等病。 (5)肺肾阴虚:肺病较久,肺阴虚京可导致肾阴虚。证见咳嗽、痰少、动则气促、腰酸腿软、潮热、盗汗、遗精、消瘦、口渴、舌红少苔、脉多细数。此证可见于肺结核病人的晚期。 病的辨证 (1)脾气虚弱(失健运,中气不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9.html

主升清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升清,是根接的运输转化功能而言。“清”,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它脏腑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主升清”。如脾气不升...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pizhushengqing-2328.html

五脏--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故不统血常表现为肌衄以及尿血、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 (二)的生理特点 1.脾性主升 降是脏腑气机运动的表现形式。胃同居中焦,升胃降,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主运化,所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必须依赖脾气之升举,方能敷布转输到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40.html

辨证要点常见证型_【中医宝典】

...辨证要点常见证型 妇科疾病的辨证要点,是根据经、带、胎、产的临床特征,结合全身症状、舌象、脉象,按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原则,来确定它的证型诊断。因此对妇科疾病的辨证,必须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辨别脏腑、气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34.html

中气下陷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中气下陷是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 【中气下陷 又称“脾气下陷”。是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沥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73.html

不和_【中医宝典】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单纯的肝气郁结证脾虚湿困证相辨别。单纯的肝气郁结证脾虚湿因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既有肝病又有病的见症,但早期可先见一脏的临床表现,然后累及他脏而出现另一脏的病证,两脏可互相影响。 辨证注意点:肝气郁结见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28.html

局部可摸到肌腹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下陷_局部可摸到肌腹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下陷的原因、局部可摸到肌腹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下陷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局部可摸到肌腹肌腱连接处略有缺失下陷多见于肌肉拉伤,肌腱由胶原纤维构成,不具有收缩能力,其作用是将肌肉的收缩力传递到骨组织。腱纤维在休息时呈波纹状,拉长时则波纹消失,过度牵拉时胶原纤维可出现微损伤,甚至发生肌腱断裂。...

http://jb39.com/zhengzhuang/JuBuKeMoDaoJiFuYuJiJian338101.htm

胃阴虚-胃病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胃阴虚 胃阴虚证,是指胃阴亏虚,虚热内生所表现出的证候。[证候] 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干呕呃逆,形瘦便于,舌红少津,脉细数。 [症候] 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或脘痞不舒,干呕呃逆,形瘦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82.html

脾阳虚-胃病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脾阳虚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口淡不渴,或技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或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分析] 本证多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06.html

共找到789,6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