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八卷。清·叶盛辑。刊于1729年。本书系选录《内经》历代医籍之精要,分门别类整理的资料汇辑。卷一-二阐述脏腑、病机、四诊、用药等;卷三-十七为内、妇、儿、外科疾病证,每病先列候,次列治法、脉象、方药、并附方解;卷十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53.htm

合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八卷。清·叶盛辑。刊于1729年。本书系选录《内经》历代医籍之精要,分门别类整理的资料汇辑。卷一-二阐述脏腑、病机、四诊、用药等;卷三-十七为内、妇、儿、外科疾病证,每病先列候,次列治法、脉象、方药、并附方解;卷十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75.htm

痈疽统论_《外科全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曰∶然则痈疽有别乎?曰∶痈者,壅也,邪热壅聚,气血不宣,其为也为阳,属六腑,高肿其为也为阴,属五脏,漫肿色白,坚硬木痛,而其发也必缓,故所患深沉而难疗。此痈疽之所以别者然也。曰∶然则其之也当若何?曰∶初起者,审其而消之;成脓者,...

http://qihuangzhishu.com/685/8.htm

肾藏精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精的精气,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这一部份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主管。肾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脏腑的精气而储藏起来,五脏的精气充旺,肾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肾藏精“是肾的重要功能之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54.html

王左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西药乃受体兴奋剂激素药物应不用或少用。 二、休克 1.病因病机休克多属中医“厥脱”、“气悸”、“神昏”范畴。原指邪毒内陷或内伤脏器,或亡津出血所致的气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症。2.急救处理根据中医理论,本证以阴阳耗脱为气血逆乱主,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zuo/530-2-2.html

自记_《外科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昌性好医,少时诵读之暇,访求名医着述,见外与小儿痘两门,生死反掌,非比内证,尚可延迟待。闻东台周舒轩先生精医术,昌往从学焉,十余年深究精思,稍知梗概。继得郑西宾《痘必读》,虽集腋成裘,而分门析类,了如指掌。又得前明耿仁斋《麻科明镜...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zhengzhiquanshu/685-5-0.html

脏腑兼病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由脏脏,或由脏腑,或由腑腑等。凡两个或两个以上脏腑同时发病者,称为脏腑兼病。 脏腑兼病,并不等同于两 个以上脏器候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病理上有着一定内在联系且又相互影响的规律,如具有表里关系的脏腑之间,兼病则较为常见;脏与脏之间的病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82.html

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除了上面介绍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外,中医还常对一些内伤杂病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9.html

醋咽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不以时服。五百丸宿食留饮,聚积中脘,噫臭吞酸,心腹疼痛。并疗中虚积聚,脏腑飧泄,赤白痢下。丁香 巴豆(去皮别研) 缩砂仁 胡椒 乌梅(去核)上件各一百个,为细末,炊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熟水下,食后临卧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15-19.html

许帼光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地忽略了其副作用注意事项,造成了因服用不当或过量造成的后遗症副作用。出现了多脏腑功能失调综合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脏腑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中医认为此症因药量过剂或不当以致亡津伤阴,阴虚火旺,中阳受损,胃不能受纳,脾不能运化,津液无以输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guoguang/479-2-2.html

共找到411,5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