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脉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天之胜,四气尽终气,地之复。盖以气不以位;故不以形证观察也。余则当知六脉。故经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其脉大而浮阳明之至,其脉短而涩;太阳之至,其脉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80.htm

寸口脉所主脏腑的几种不同见解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部也。” 《脉经》对寸两手六脉脏腑所属,心肝为阳脏,出于左手;肺脾为阴脏,出于右手。遵《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六腑与五脏表里相配,宗《难经》。其不同者,引《脉法赞》:“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又说:“左属肾,右为于户,名曰l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8.html

脏腑兼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脏腑兼证 凡同时出现两个以上脏腑病证的称为脏腑兼证。人体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有着互相资生、制约的有机联系。病理上也同样,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病变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影响另一脏或另一腑,从而导致病证。脏腑病证之间的相互传变,取决于两...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72.html

诊法的奠基人--扁鹊_【中医宝典】

...“四诊法”(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对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曾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m6)州(现在河北省任丘县)人,关于他的出生年月,有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5.html

诊妇人脉与小儿脉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若孕妇脉沉而涩多见精血不足,胎元受损;涩而无力多为阳气虚衰。 (3)诊临产脉:临产时见尺脉转急浮大而滑,中指动脉搏动明显,称为离经脉,为欲产征象。 2.诊小儿脉 诊小儿脉多用一指总候三部的诊法,即“一指定三关”。小儿平脉至数,因年龄不同而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0.html

诊法原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 舌诊研究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有不少学者着手以现代科学方法从事中医的客观化研究,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对中医的某些诊断方法的客观化研究;一是通过对中医学中的一些脏腑功能的本质、作用机制的探讨进行客观化研究。(二)脉诊研究中医诊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8.htm

六脉真辨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及阴阳关格等证,脉必豁大而弦强,是强不可概言实。凡此六脉,临证者必反复推求,庶无误矣。...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46.htm

论疮疡二十六脉所主_《外科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可内实脉之诊,按举有力而类结,曰实。经曰∶邪气胜则实。久病虚人,得此最忌。疮疽之人,得此宜急下之,以其邪气与脏腑俱实故也。弦脉之诊,按之则紧而弦,其似紧者为弦。如按弦而不移,紧如切绳而转动,以此为异。春脉浮弦而平,不时见则为饮为痛,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shuyao/773-5-1.html

中医诊断技能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问、切”四诊技能?他们将中医四诊科研中新近研制的仪器设备融入到《中医诊法技能训练》实验课之中,如脉诊仪、舌诊仪、面诊仪、脉象模拟手等用于学生实验,使得枯燥、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变得直观、量化、易懂易学。 由王忆勤教授主讲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4.html

脉诊的分类、方法与注意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太溪以候肾气。 3.寸口诊法: 即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于寸关尺配属脏腑历代说法不一,目前临床常用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尺候肾与大腹。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内外环境要安静,病人正坐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5.html

共找到26,4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