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动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动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是滑而有力之感)与摇动不安的几种条件。由于主要是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的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脉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6.html

中医脉象之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因而脉象大都是对比而存在的。早于《内经》、仲景就有明确的脉分阴阳之说,如《内经》多处提到浮、沉、大、小、滑、涩,与分十二经,分六经,分人迎、寸口,分足、寸等等都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并具体到实践之中。仲景分阴阳的观点反映在脉法中认为浮、大、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中医脉象之洪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心脉”的脉象。例如:“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开,日心平,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日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日心死。”(《素问·平人气象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日钩。”(《素问·玉机真脏论》)《内经》其他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1.html

脉象的生理变异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脉。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8.html

中医脉象之牢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牢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位置在沉分,具有实、大、弦、长的条件,脉体坚实,脉位又深故有坚牢之称,绵里裹针之喻。 《脉学辑要》说:“革者,浮紧无根之极,牢者沉坚有根之极,当以此之。”虽未必全面,但已得其要领,尤其是自《脉经》引起草牢...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7.html

正常脉象是指什么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3.html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宝典】

...。气机不畅,阳气不得敷布,经脉失却阳气之温养,致收引拘急,脉觅弦、紧,细、涩辱象。此等脉象,貌似不足,实则乃邪气亢盛所致。其与虚脉的鉴别,在于按之中有一种奔冲激荡,不肯宁静之象,与虚脉之按之无力者异。这就是以沉取有力无力分虚实。 至于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7.html

气血变化对脉象的影响_【中医宝典】

...无力者异。这就是以沉取有力无力分虚实。 至于机相同,为何脉象有沉、伏、涩、短、迟等不同的区分?这是由于气机滞塞的程度、部位不同,引起气机滞塞的原因不同,因而同一机,产生不同的脉象。脉虽各异,而理却相通。 3.气虚:气虚无力鼓荡血脉,则出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8.html

伤寒论·不可下脉证并治译文

... 脉象浮而紧,浮为感受风邪,紧为感受寒邪。感受风邪则损伤卫阳,感受寒邪则损伤营阴。风寒之邪同时感受,则营卫俱,所以有骨节疼痛等证,应当用发汗法治疗,而不能攻下。 脉象数的,一般主热,表现为长时间跳的快而不歇止。如果数脉中而见歇止,是邪气结...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339.html

伤寒论·不可下脉证并治译文

... 脉象浮而紧,浮为感受风邪,紧为感受寒邪。感受风邪则损伤卫阳,感受寒邪则损伤营阴。风寒之邪同时感受,则营卫俱,所以有骨节疼痛等证,应当用发汗法治疗,而不能攻下。 脉象数的,一般主热,表现为长时间跳的快而不歇止。如果数脉中而见歇止,是邪气结...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2339.html

共找到161,6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